日本不懼殲20殲31,卻害怕中國這款三代戰鬥機

國際頭條| 2017-01-11| 檢舉

日本《LIVEDOOR》雜誌認為,中國空軍之所以變得「可怕」,不是因為殲-20、殲-31兩種隱身戰鬥機的出現,而是因為第三代(說第4代也不FZ,也不會被QB)殲-10已經全面形成作戰能力,它配備了多目標跟蹤雷達,具備同時向多個目標發動攻擊的能力,其作戰能力不但強於F-16,甚至能與美製F-15戰鬥機一較高下,這令以F-15J為絕對主力的日本航空自衛隊心慌不已。

殲-20之所以不令日本感到「可怕」,可能是因為剛剛列裝,還沒有形成完全作戰能力。殲-20要形成完全作戰能力,本文認為還有四步要走。一、進行嚴格的飛行基礎訓練。二、安裝功能強大的機載軟體。三、升級與全壽命周期維修能力。四保障和勤務必須配套建設。目前,我們雖然沒有殲-20形成初始作戰能力的時間表,但是中國第五代戰鬥機的飛行和保障訓練和機載作戰軟體系統安裝都將是未來幾年重點建設的內容,從中也要快速解決殲-20在試飛試訓中存在的諸多問題,為高速生產做好充分的準備,保證中國空軍的隱形戰鬥機部隊儘快投入實戰部署,好讓日本感到「可怕」,少疵摟毛。

以下圖片全是F-15鉤子,不是F-15圈K大毛小毛對三啥的

F-15是重型制空雙座戰鬥機,由美國麥道公司研製,採用雙發雙垂尾布局,以追求優秀的機動性和強大的火力為主要特徵,1974年11月服役,主要型號有:A、B(雙座),C、D(雙座),E(雙座戰鬥轟炸機),到2001年,F-15總共生產了1560多架,美國空軍裝備了1113架,1997年C型的單價為4587萬美元。

F-16是按照美國高低搭配的思想,為F-15配套的輕型單座戰鬥機。由美國通用動力公司研製,1978年8月開始服役,除裝備美國空軍外,還出口到17個國家或地區,已經生產了4千多架,是產量最大、應用最廣、空戰性能優良、多用途的第三代戰鬥機。採用懸臂式中單翼,單垂尾布局。

在用途上F-15為雙座多用途戰機,有較大載荷,其最大效用為全天候/夜間(E型)空對空及深入阻絕任務也是最主要的任務。F-16最初為空中優勢任務發展之需,但可在必要時自空戰轉為對地攻擊,可迅速切換任務,對地打擊時可由配備500發炮彈的M61A2火神炮及2枚在主翼梢的響尾蛇飛彈提供基本空戰自衛能力。對空、空中機動性F-15有絕對優勢,對地能力差距不太明顯,F-16有數量優勢(雖然整機性能不如F15優秀),如1981年以色列用F-16空襲伊拉克的核反應堆。就和我國的蘇-27/30與殲-10的關係一樣,高低搭配,各有所長。

殲-10已經形成系列機型,其中殲-10C彌補了殲-10A在雷達系統上相對於美國F/A-18「大黃蜂」艦載戰鬥機劣勢。殲-10C的速度、加速能力和機動性能優於美軍現役艦載機,可以與F-35媲美。另外,1000千米的作戰半徑可確保殲-10C在「第一島鏈」範圍內執行任務。解放軍需要在這個範圍內抵禦來自美國航母艦載機部隊和日本航空自衛隊的威脅,因此殲-10C將進入未來對戰以F-35「閃電II」聯合攻擊機為對華作戰主力機型的美軍機隊的計劃。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5/node1395844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