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美援越: 中國軍品出口王牌曝光 美國驚呼擋不住

軍情諜報| 2017-05-01| 檢舉

近年來,中國無人機出口熱潮不減,從南亞到中東,再到中亞,中國各種尺寸、各種航程、各種用途的無人機受到了各國軍隊的追捧,出口數量不斷攀升,維護了相關地區的和平穩定,儼然成為中國軍品出口的一張王牌。

其實,中國不但無人機強,在無人艦艇方面也早已經結出了累累碩果。針對敵國可能對我港口進行攻勢布雷,將我艦隊困在港內,中國大力發展掃雷艦艇。而掃雷艦本身就是一種危險的艦種,航行在雷場之中,在掃除水雷的過程中自身也面臨著嚴重的危險,而用無人艇代替就可以最大限度確保人員的安全。

雷區不闖,永遠是雷區。中國海軍掃雷兵從國內到國外,使用無人掃雷艇立下了赫赫戰功!

一枚水雷在掃雷艇邊上被掃爆,這個距離對艇上人員和儀器都會造成損傷

早在上世紀70年代初期,中國海軍就開發研製並批量裝備了無人艦艇,這是在中國海軍歷史上非常罕見的無人兵器——312型「艇具合一」式無人掃雷艇。這些海上小精靈還組團出國,參加了當時打得不可開交的越南戰爭,在海防港的掃雷作戰中發揮了中堅作用,被譽為「掃雷開路先鋒」,為抗美援越作出了積極貢獻,為人民海軍贏得殊榮。

上世紀六十年代末,美國在越南的戰火越燒越烈,為了切斷北越海上經濟命脈,阻止社會主義陣營從海上對北越的武器援助,美軍準備對越南北部重要港口和水道進行攻勢布雷。

出國參戰的312型式無人掃雷艇

1967年1月19日,美軍首次在海防港投放了8枚假水雷,主要目的是試探世界輿論,並進行布雷試驗。2月27日期晚,美軍開始對名江、恢白江、日美江等處投放水雷,3月5日又對清化省馬江投放了MK-50、MK-52型水雷。其中,MK-50是空投音響水雷,MK-52是空投非觸發沉底雷,引信為磁、聲、水壓聯合引信。這些新一代的聲引信、磁引信聯合水雷,使只有老式掃雷裝具的北越海軍一籌莫展。

越南戰爭期間,美國使用B-52戰略轟炸機將這種滾圓的MK-52空投非觸發沉底雷大量投放越南戰爭期間,美國使用B-52戰略轟炸機將這種滾圓的MK-52空投非觸發沉底雷大量投放

1968年初,越南胡志明主席向毛澤東主席寫信,希望中國予以援助。根據毛主席指示,中國專門派出考察組赴越考察,獲取了美軍新型水雷和攻勢布雷方式的第一手情報,為研製新型反水雷兵器奠定了基礎。回國後,我國技術人員創新性地提出了研製無人掃雷艇的設想。

這一創新思維在當時引起了很大反向,反對者認為此為「活命哲學」,有違革命大無畏精神,但海軍領導和研究所領導卻表示了支持和肯定。1969年11月,無人遙控掃雷艇項目正式展開,被命名為「312項目」。

應該說,「312」項目是有著非常明確的戰術背景和任務需求的一個項目,重要性和緊迫性在當時不言而喻。但由於此項工作無前人經驗借鑑,許多裝備都是從概念設計開始,也給研製工作帶來了很多意想不到的困難。

越南戰爭期間,美國使用B-52戰略轟炸機將這種滾圓的MK-52空投非觸發沉底雷大量投放

由於最初對遙控自航所需設備認識不足,認為312隻是一條自航式的掃雷具,簡單地在運載體上安裝必要的推進裝置和遙控系統就可以了,所以一直以「312遙控掃雷具」相稱,認為噸位只需要10來噸就足夠了。

然而實際設計配套後發現光掃雷裝置就超過了10噸,經過計算總噸位至少要35噸才能夠滿足任務需求,後來在此基礎上又增加了遙測裝置和自動拋錨系統,總噸位上升到了39噸。這一方案正式通過技術設計審查會,與會人員也一致認為從功能定義上解釋,艇名改為掃雷艇更加確切。

中國海軍312型無人掃雷艇結構布局

1971年2月8日,首制艇進行了試航試驗,在長江中進行了測量聲場、測量磁場特性、遙控操縱等試驗。在聲磁掃雷測試中,該艇還掃除了一枚試驗用蘇制АМД-1感應水雷。

由於抗美援越任務需要,相關船廠和部門開始了大配合、大協作,312型艇生產迅速展開。從1971年至1975年,中華造船廠一口氣造了62艘312遙控掃雷艇,在海軍三個艦隊服役,其中8艘於1972年赴越參加掃雷作業,5艘後來還出口巴基斯坦。

312型遙控掃雷艇是中國海軍水雷戰歷史上第一款「艇具合一」式遙控掃雷艇。由於艇具合一和遙控操作特性,改變了拖尾巴掃雷的傳統方式,提高了機動性和安全性。

該型標準排水量47噸(首制艇39噸),動力為一台300馬力柴油機,最高航速12節,最大航程260千米,具有艇體小、吃水淺、機動性強等特點,可以對江河港灣的感應、磁場、音響及聯合引信等各種水雷進行清掃。該艇從外觀上看像一艘駕駛室後置的小型登陸艇,但艇體光滑,猶如浮在水面的潛艇。在有人模式下需要3人駕駛操作,同時也可以實現遙控無人駕駛,此時就是一艘近似於現代意義上的無人水面艇(USV)。

312型艇艇艏發聲室中裝有擊振裝置,可以產生多種頻率的聲波,用以引爆聲引信的水雷。同時,在艇身繞有7隻大線圈,艇體為鐵芯,在磁波形控制儀的控制下,可以產生多種波形的脈衝磁場,以引爆磁引信的水雷。

B-52轟炸機肚子中的MK-62空投水雷

如果兩種裝置同時工作,則單一引信或聯合引信的水雷都可以引爆,掃寬達200~400米。

當時為了保證電磁線圈纏繞的要求,在批量生產任務重,時間緊的情況下,船廠調動女工一同上陣,將兩班制變為三班制,大大提高了效率。

最初人們認為研製一個遙控掃雷具就可以了,後來逐漸發展成為了無人遙控掃雷艇

在強磁場環境下,有一些工人師傅珍貴的手錶也受到了損壞,這在當年,手錶可是一件非常寶貴的財產,但工人師傅仍然無怨無悔,保證了工程進度。

正在中國加緊建造無人掃雷艇的時候,美國人的布雷行動終於開始大規模實施了。

1972年5月9日凌晨,美國總統尼克森在電視講話中宣稱,將對越南北方沿海實施布雷封鎖,在海防、鴻基等港口的外輪在72小時內可以安全離開,否則逾期自誤。隨後部署在北部灣的4艘航母即可準備,起飛戰機百餘架次,對海防、鴻基、錦普、會江等海港水道進行了大規模布雷封鎖。

當日下午,越南大使求見周恩來總理,代表越南政府請求中國幫助掃雷。對此,周恩來總理和葉劍英副主席非常關心,指示海軍:「海軍要拿出積極性來,海上問題是海軍的事,海軍是專搞海上鬥爭的,將來我們也可能遇到這個問題,你們要很好研究,要進一步發揮作用」。肖勁光司令員也強調支持:「我們要借這個東風好好抓一下掃雷部隊建設」。

蘇制АМД-1感應水雷,是312無人艇掃除的第一枚水雷

為此,我東海和南海艦隊相繼組織了出國掃雷隊,並派員組成「破雷調查工作隊」先期入越了解情況,帶回了美國先進的MK-52水雷引信。

首批掃雷隊由5艘掃雷艇組成,分別是057K型、058型掃雷艇各1條、航標艇改裝的簡易掃雷艇2條,以及1條312型無人掃雷艇。

蘇制АМД-1感應水雷,是312無人艇掃除的第一枚水雷

海防港是越南北方第一大港,當時月吞吐量21.6萬噸,水雷封鎖後被困在海防港的有8國26艘商船,我國多艘輪船也困在其中,此時正好可以為援越掃雷艇隊提供支持。

1972年7月25日至30日,五艘掃雷艇分批從廣西珍珠港出航,在越南艇的引導下,經過秘密淺水航道,白天隱蔽,夜間航行,闖過美軍封鎖線,到達海防外港我國的「紅旗」輪錨地。美軍是在3天後的偵察飛行後才發現中方錨地多了幾艘小艇。

由於312型艇最低航速也有7.8節,但根據越方經驗,對付低敏感度的MK-52水雷的安全航速應為2~4節,因此後來採用了關閉主機,在艇尾部加掛摩托艇發動機的辦法,讓無人艇能夠緩慢航行在雷場。

1972年8月12日21時10分,中國無人掃雷艇在海防港掃爆了第一枚MK-52水雷,證明了設計是成功的。接著8月16日又掃爆第2枚MK-52水雷。10月10日晚,無人艇在一個MK-42高敏感度水雷和MK-52低敏感度水雷的混合雷場中,僅用了半小時就連續掃爆5枚MK-42水雷,隨後又掃爆一枚MK-42水雷和兩枚MK-52水雷。當晚中國無人掃雷艇的優秀表現讓越方側目,又要求中國增派無人掃雷艇。隨後,中國又先後調派了10艘312型無人掃雷艇入越參戰。

B-52轟炸機大量拋灑由炸彈改裝而成的MK-62水雷,是美軍的堵門利器

在整個援越掃雷過程中,312型艇先後在越南多個港口進行掃雷作業,掃除MK-52水雷10枚,MK-42水雷21枚,占我赴越艇只總掃雷數的76%。除13號艇被炸損傷,造成正好在艇上的一名同志犧牲,九名同志受傷外,其餘艇只和人員無傷亡。也充分證明了無人作戰艦艇在掃雷領域的重要作用。

美國對攻勢布雷非常重視,這是B-52轟炸機肚子中的MK-62空投水雷,憑藉其超大的載彈量,可以瞬間在我方軍港外航道上布滿先進水雷,無論是上世紀70年代的越南,還是現在的中國,海上掃雷都是需要高度重視的一項危險作業。

越南戰爭中美國出動航母和艦載機進行攻勢布雷

312無人艇後,中國海軍又在近年列裝了新型的無人掃雷艇。這種無人遙控掃雷艇作為某新型掃雷艦的子艇,戰時是遙控掃雷具,平時則是一艘「五臟俱全」的獨立艇。

此外,裝備掃雷艇的新型滅雷具也出現在中國海軍序列中,這種水下機器人,可以更加方便地找到並消滅敵方水雷,讓想使用攻勢水雷困死我軍艦隊的圖謀徹底落空。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5/node1394705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