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據台灣中時電子報 2016 年 12 月 29 日報道,從種種跡象看來,未來在南海與東海等爭議性海域,無人系統的角色將日益吃重。解放軍海軍 12 月稍早採取前所未有的行動,在菲律賓蘇比克灣西北約 80 公里的南海海域,截扣一具美國海軍無人潛航器。雖然事件因中方歸還潛航器而暫時落幕,但北京已藉此發出強烈的訊息,那就是:美軍不要在中國當面海域進行抵近偵察和軍事測量,否則將採取必要措施加以應對。中國大陸媒體指出,美國使用潛航器,是要搜集大陸潛艇的相關資料,甚至認為,這較先進的潛航器能提供 " 寶貴的資訊 "。
資料圖:中國 BZK-005 型無人機
報道稱,無論如何,從種種跡象看來,未來在南海與東海等爭議性海域,無人系統的角色將日益吃重,已是必然的趨勢。
《外交學者》網站 29 日評論指出,美軍經常用無人潛航器來搜集海洋水文資料。隨著南海緊張情勢加劇,美方也加強如全球鷹等無人機在相關海域的偵察。
相對的,解放軍也致力擴大使用無人系統,評論指出,平時它們不僅可在爭議海域偵察,更能持續維持存在感。無人機已全部列裝解放軍五大戰區,而海軍的東海與南海艦隊更擁有包括 BZK-005 隱形中高空遠端無人偵察機在內的多款無人機。BZK-005 不時現身南海與東海執行巡邏偵察任務。
報道稱,從今年 11 月在珠海航展秀出的多款無人機看來,解放軍在無人機的研發上已有長足進步。而在更早前,解放軍已用無人機在東海與南海進行具有宣示意味的巡航。據日本防衛省稱,2013 年 9 月,日本戰機曾攔截闖入該國防空識別區的不明國籍無人機。而一般認為,那是 BZK-005 無人機。
2016 年 5 月,不斷有消息傳出,衛星圖像顯示,解放軍在西沙永興島部署了 BZK-005 無人機。當時大陸知名軍事專家尹卓說,南海是中國的搜救責任區,需要大面積地進行管控,所以就算在這裡使用無人機,也是正常的。
報道稱,然而,在一般狀況下,使用無人機的通常是海洋執法單位,而不是解放軍。例如,國家海洋局便在大陸 11 個沿海省建了無人機基地,並參與開發海域監管無人船。也因此,海洋局可以在東海、南海等爭議海域使用無人系統。
報道稱,儘管在眼前的狀況下,中美僅在有限的基礎上使用無人潛航器,但雙方都以進一步研發為優先要務。儘管因南海截扣事件美軍無人潛航器成為各方焦點,但這款潛航器並不先進,通常用於搜集一般海洋資料。評論指出,美軍投入可觀的經費,正著手研發更先進的戰力倍增器。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