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工浮島航母傲視全球 50萬噸超大海洋平台比航母還猛

近期,中國海軍水面艦艇入役不斷,讓中國海軍建設話題大熱,不由的讓人想起了前幾年提出的超大型海洋平台的概念。而且這種大型浮島基地被外媒廣泛關注著 紛紛稱比航母都猛。

超大型海洋平台是指長、寬具有千米數量級、而高度為數米或數十米的鋼性浮體結構。與尺度以百米計的大型油輪、海洋石油平台或大型船相比,它的空間尺寸要大一個數量級,可營造出與陸地工作環境相似的人造浮島,從而極大擴展人類的海上生存和活動空間。這原本是一個美好大的科學構想,不過隨著桁架式超大型海上平台技術的出現,他即將變成工程現實。

經查詢,「桁架式超大型海上浮動平台」專利技術是我國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具有獨創性的超大型浮體的結構型式,是將對海洋綜合開發產生革命性影響的戰略性基礎裝備,在經濟、科研、生態、國防等領域具有廣泛的用途。

作為民用設施,其商業化開發已經啟動,海南遠海實業有限公司希望利用該專利技術,投資建設包括:遠海超大型海上酒店、遠海商業中心,遊艇母港等一系列設施。

網友設計的人工浮島航母

然而我們更關注的是該項技術的軍事用途。上世紀90年代冷戰結束後,由於先後從全球800多個海外軍事基地撤離,美國曾一度面臨前沿力量部署不足的問題。為推行其全球戰略、保障海、空軍力量及時干涉區域形勢的可能性,1995年,美軍的作戰研究機構首次提出了這一概念,按照當時的概念方案可以10天內在距進攻目標附近沿岸40千米至160千米的海域建起一個大規模作戰基地。2002年起,美國開始考慮建設「聯合海上浮動基地」,俗稱「戰鬥島」,現在網友稱之為人工浮島航母。然而,由於美軍戰略計劃的調整,迄今為止美國也沒能夠實際建造任何的人工浮島。

而中國則不同,在解決與周邊國家的海域主權矛盾、維護自身正當海洋權益方面,也確實需要海上浮動平台基地這種裝備。特別是在熱點海域方向,雖然目前的填礁造島建設如火如荼,但畢竟島礁只能覆蓋其周邊範圍,難以形成集聚效應。相對而言,浮動平台基地不但因規模龐大而具有廣闊的覆蓋面積而且具備一定的自主機動能力,可以在需要的海域進行前沿部署。

作為一項新興技術,雖然在應用初期可能會遇到很多問題,但我們有理由相信,該技術未來的發展前景,必定是光明的。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5/node1387652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