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橫我怕誰!這國發飆單挑安理會15個理事國

敢跟周圍所有鄰國打仗,沖世界老大美國發飆!

這個國家,卻是一個絕對的小國。

國土面積2.5萬平方公里,人口850萬,沒有北京一半人多。

但這個國家,在過去幾十年,戰爭不斷,越打越勇,在阿拉伯的汪洋大海中不僅存活了下來,而且還保持著攻勢。

以色列戰火不斷

這個國家,就是以色列。

最近幾年,歐巴馬見著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都害怕。很多次,內塔尼亞胡與歐巴馬會晤,都成了以色列總理訓斥咆哮,歐巴馬一臉唯唯諾諾。

最近,以色列又找到了痛罵歐巴馬的新理由。

聯合國安理會12月23日通過了第2334號決議,要求以色列「立即且完全」停止在巴勒斯坦土地上的所有定居點活動,並且明確區分該國得到國際公認的邊界和被占領的巴勒斯坦領土。

戰亂摧毀的城市

這個譴責以色列的決議,安理會15個成員國,14票反對,一票棄權,棄權的是美國。

小小的以色列發飆了。

1、以色列總理兼外長內塔尼亞胡,23日當晚宣布召回以色列駐紐西蘭和塞內加爾大使,並指示以外交部取消塞內加爾外長即將對以色列的訪問、對塞內加爾的一切援助項目。之所以特別照顧紐西蘭和塞內加爾,因為這一提案這兩個國家是提案國。

2、余怒未消的內塔尼亞胡,後又一口氣找見了英國、法國、俄羅斯、中國、日本、烏克蘭、安哥拉、埃及、烏拉圭、西班牙、紐西蘭、塞內加爾等12個國家的駐以色列大使,對他們國家的決定作出譴責。

3、這還沒有完,內塔尼亞胡還下令,不會與這12個國家的外交人員見面,該國外交部也不再與他們合作。同時,以色列也將暫停本國外交人員在上述12個國家的活動。

4、內塔尼亞胡還下令,以色列在一個月內重新評估與聯合國各機構的關係,包括以色列為聯合國部分機構提供資金支持、及聯合國駐以色列代表的存在。

5、安理會總共15個理事國,13個與以色列有外交關係,14票譴責以色列,唯一的棄權票是美國。按理說,以色列還應該感謝美國,感謝它不譴責之恩,但以色列最憤怒的,就是美國。因為類似提案每年都會有,每年美國都會否決,但現在的歐巴馬政府,居然不否決了。

戰爭帶來深重苦難

憤怒的內塔尼亞胡召見美國駐以色列大使夏皮洛,對他劈頭蓋臉一頓痛罵。

在華盛頓,以色列駐美國大使德爾默銜命出擊,痛罵歐巴馬「聯合起來對付」他的國家,稱這是「美國和以色列關係中悲哀的一天,可恥的一章」。

反正豁出去了,什麼人擋著以色列,以色列就罵誰。哪怕這個國家是美國。

戰亂摧毀的城市

《金融時報》的評論說,這番言論是對以色列最密切盟友即將離任的總統發表的異常尖銳的攻擊。

被罵的歐巴馬政府也很委屈:我們沒有反對以色列,只是反對以色列在巴勒斯坦領土擴建猶太定居點。這一點,其實也是國際共識,不然也不會15票的安理會,14票都贊成。

美國國務卿克里28日還發表演講,苦口婆心說,中東和平的前景基於巴以是兩個國家,如果最終只有一個國家,那就不可能帶來和平。

內塔尼亞胡立刻暴跳如雷,馬上上電視上回應:以色列不需要一個外國領導人來教育。

為什麼反應這麼大,用內塔尼亞胡此前的話說,「以色列是一個有民族自豪感的國家,我們不會轉過另一個臉頰(挨打)。」

「這是一個負責任、有分寸和有力的反應,一個健康民族的自然反應,讓世界各國清楚地知道,在聯合國發生的事情是我們不能接受的。」

以色列女兵紀念陣亡士兵

當然,以色列有恃無恐,一則是有強大的美國猶太人影響力,美國政府必須給三分臉色;二則新上任的特朗普總統,很支持猶太人,特朗普的大女婿就是一個虔誠的猶太人。

在克里苦口婆心發表談話後,特朗普的回應說,克里只代表自己。

戰爭帶來深重苦難

而對於安理會譴責以色列,特朗普當天就在推特上保證:對於聯合國來說,1月20日以後一切都會不同。

為什麼,因為1月20日,特朗普就進入白宮,正式成為美國總統了。

以色列大陣仗發飆,隨後沖歐巴馬政府咆哮,是2016年底國際政治的一齣好戲。幾個看點吧:

1,最委屈的是歐巴馬。內塔尼亞胡對歐巴馬一直不感冒,尤其是對歐巴馬與伊朗和解怨恨連連,他甚至直接到美國國會演講,過白宮之門而不入。要知道,歐巴馬批准了對以色列有史以來最龐大的援助,10年380億美元。但堂堂美國總統仍被如此奚落,也可見被慣壞了的小夥伴的脾氣。

老大也不好當,中國應該也有類似的小夥伴吧。

戰亂摧毀的城市

2、鬥爭要講究策略。以色列單挑安理會所有理事國,其實也就是擺個姿態。過一段時間就好。具體到中國,中以關係正在蜜月期,不會有任何妨礙。但通過這種誇張的行動,表明心中的憤怒,卻是一種有效的策略。

總是奉命抗議,強烈抗議,但有的時候,還真不如一次有實質性的發飆。

戰爭帶來深重苦難

3、習總27日別有深意地說,面對新形勢新挑戰,要發揚鬥爭精神,既要敢於鬥爭,又要善於鬥爭,在維護國家核心利益上敢於針鋒相對……正如牛彈琴(微信:bullpiano)文章《對特朗普挑釁,中央第一次正面回應:要有鬥爭精神》所分析的,這其實是對特朗普發出的一個別具內涵的信號。

鬥爭是一門學問,確實要敢於鬥爭,又要善於鬥爭。以色列有些東西不能學,但有些時候有些做法,真別說,還有點借鑑意義的。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5/node1386429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