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艦為什麼全程飆高速?對手有可能不是常規潛艇

Alinna ...| 2016-12-29| 檢舉

這次遼寧艦編隊南下速度不慢,有網友推測說始終不小於17節,最快甚至達到25節,我們知道這種航速能讓常規潛艇望塵莫及,但是你有沒有想過,盯梢遼寧艦的絕不僅僅是常規潛艇?

但假如對手是核潛艇,情況就大不一樣,當然,前提是這艘核潛艇要有較高的安靜航速,否則雖然速度和耐力跟得上,但太容易暴露自己,即便是核潛艇,一旦暴露,也同樣可能被整得狼狽不堪,畢竟和航空反潛力量比,你跑得不夠快。

一般認為,航母需要布置多道反潛區才能保障較好的對潛防禦效果。

在冷戰時期的美國航母戰鬥群里,最外層應該是岸基的大型反潛機和攻擊型核潛艇挑大樑,但由於距離遠,水下探測區域肯定是不連續的,所以必須預先判斷威脅方向,然後才能有針對性的布置。最外層之後會布置一道由艦載固定翼反潛機和水面艦組成的中層防禦區,在中層防禦區之內,再設置內層防禦區,這個區域距離航母比較近,主要由航母的直衛艦以及反潛直升機把守,直升機可能是航母的,也可能是屬艦的。

這樣三道防線,才算比較保險,現在美國航母上已經沒有固定翼反潛機了,所以更加依賴外層兵力和反潛直升機。

反潛直升機雖然速度、作業時間、探測手段、打擊手段都沒法和固定翼反潛機比,但它畢竟不挑食,有塊甲板就能起降,再加上美國航母面對的潛艇威脅已經大大大大大減小。所以米蒂也沒計較這點,未來,各類UUV、水面跟蹤艇等等服役後,反潛的難度可能顯著減小,就算只用直升機也可能更從容了,這是後話。

只是,米蒂航母的潛艇威脅降低,不代表所有國家的航母潛艇威脅都降低了。

如果沒有岸基反潛機、沒有安靜性核潛艇,沒有艦載固定翼反潛機,那麼實際上航母編隊的對潛防禦很可能只留下最內層這一道防線。這時恐怕更要求航母能保持快速連續航行,並且,還需要保持反跟蹤的Z形航線。

遼寧艦這次是否走了Z字?

從目前的報道無法判斷。

快起來,倒不是問題,這次的屬艦無論旅洋Ⅱ還是旅洋Ⅲ或者江凱Ⅱ(日本統合幕僚監部使用的名字)都跟得上航母。

但快起來之後,有一個問題,自噪聲太大,會影響到艦殼聲吶以及拖曳聲吶的探測效果。

所以實際上航母編隊里擔負水下警戒的艦艇必須進行跳躍式搜索,先加速超過編隊,然後減速,釋放器材,搜索,完事在收回器材,加速,到下一個點重複動作。要通過狹窄水域,則應提前部署兵力清掃、排查。

一旦發現可疑的水下接觸,首先本艦和其他艦艇綜合使用探測手段進行定位、識別,如果說定位水下目標難,那麼識別它的性質就難於上青天了。

一旦水面艦發現目標,對其性質做出初步判斷(至少搞清楚是鯨魚還是潛艇),那就可以出動反潛直升機了,直升機會再次發現(潛艇會跑的),再次對目標性質做判斷(確定是潛艇,最好還能確定是哪國的哪級哪艘),然後保持跟蹤,如果是戰時,就可以扔雷了。如果是直九則是召喚另一架反潛機扔雷,因為直九機體太小,必須雙飛機才能完成探測-攻擊全套動作。

說完這些,反觀此次事件,暫時不能排除煙台號護衛艦及其直升機進行了對潛搜索,但即便真的進行了對潛搜索,也無法進行攻擊,因為只出動了一架直九。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5/node1385709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