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又一種隱身戰鬥機於今日首飛,其性能或有大幅提高

國際頭條| 2016-12-23| 檢舉

據網友發布圖片顯示,新一代改進型殲-31隱身戰鬥機於12月23日上午首飛成功,這標誌著殲-31項目進入了全新的研製階段。

鶻鷹2.0今日首飛(圖片來源:微博用戶@gundamzaku)

殲-31是瀋陽飛機設計局設計的新型中型隱身戰鬥機。在殲-20橫空出世後兩年,2012年10月31日,殲-31實現了首次試飛。殲-31使用常規氣動布局,發動機為兩台RD-93,與米格-29動力相當。殲-31一直以來並不被人看好,原因在於目前的殲-31原型機工藝與殲-20完全不在同一水平上,而動力還不如以動力不足著稱的殲-20。一般認為,殲-31是個非常不成熟的隱身戰鬥機項目,很難有性能上相對於傳統三代機的突破。

殲-31並不是非常理想的隱身戰鬥機

不過今天試飛的殲-31改進型,被網友稱為「鶻鷹2.0版」,在許多方面上似乎有了非常大地提高。首先我們可以看到,鶻鷹2.0似乎採用了常規邊條翼布局,主翼菱形翼進行了修形,菱形翼是平衡隱身、機動、航程等方面要 求的較好方案。鶻鷹2.0與俄羅斯的PAK-FA(T-50)戰鬥機和美國F-22類似,不同於使用梯形翼的F-35。此外,其垂直尾翼和水平尾翼改為全動尾翼,可以提高飛機機動時的響應速度,改善機動性。垂直尾翼與F-22類似採取了外傾,不過面積比PAK-FA和殲-20都大。可以說,鶻鷹2.0的氣動布局是經過了顯著優化的。

新型殲-31首飛圖(圖片來源:微博用戶@9謝藝航6)

鶻鷹2.0的另一個顯著變化是,其座艙明顯變寬,這可能意味著其航空電子設備集成程度更高,更大的座艙很可能是是為容納更大的顯示器和信息處理設備,這是比較合理的解釋。目前不好判斷其是否是網絡中心戰設計的戰機,但可以判斷鶻鷹2.0的信息能力要遠超其原版。之前美國空軍評論殲-20不是網絡中心戰戰鬥機,現在看美國空軍的評論可能是有失偏頗的。

新型殲-31地面停放圖(圖片來源:微博用戶@烏龍防務評論)

當然,由於信息量有限,還不容易判斷更多細節。此外,鶻鷹2.0的發動機應該仍為RD-93,這一型發動機性能完全不符合五代機的要求,而且尚未完全國產化。這很可能成為鶻鷹2.0的致命傷。鶻鷹2.0還將面對來自殲-20的競爭壓力,其是否能夠成為中國第二種服役的隱身戰鬥機,還有諸多變數。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5/node1381355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