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東局勢越來越亂,美俄歐大國勢力博弈日趨加劇。歐洲媒體評論認為,俄羅斯借反恐戰爭重返中東在區域格局中已經明顯占據了上風。而從俄羅斯的兵力部署使用和戰役戰法上看,這個一度軍力衰落的大國已經基本復甦。在中東戰場上,俄羅斯的戰鬥機和防空飛彈令美國及其北約盟友的空中力量畏手畏腳無法施展。因此無論是美國還是北約都需要尋求破局點來打破這種戰略僵局。
美英海軍聯合巡邏波斯灣
美《國家利益》雜誌網站12月7日刊登美國中央情報局前分析師保羅·R·皮勒撰寫的一篇文章,探討了美特朗普政府 上台後是否會對伊朗動武的可能性。「9·11」事件使得美國的民眾情緒產生傾向於發動戰爭的變化成為可能。然而,要促成發動打擊伊朗的一場戰爭,。一場規模較小的恐怖襲擊,也許在海上發生的一起事件就可以起到這種作用。美國在前沿地帶採取的示威性軍事行動會增加發生這種事件的可能性。
實際上有美軍事戰略專家也在評估這個問題,並質疑伊朗核問題協定的簽署為美國中東戰略所造成的不利影響。首先伊朗核問題可以令俄羅斯倒出手來集中應對敘利亞問題,同時也導致伊朗更加放心的在敘利亞和葉門開展軍事戰略影響行動。而且六國協議的簽署還令伊朗獲得了來自歐洲的急需物資供應並獲得了俄羅斯的武器裝備支援。因此未來不論是重啟制裁還是軍事打壓都不會令伊朗妥協。
圖22M從伊朗空軍基地起飛
目前通過大額的航空裝備進口合同將伊朗與歐洲的關係快速拉近,如果特朗普團隊想撕毀伊朗核協議對伊朗動武那麼首先反對的可能就是它的歐洲盟友。隨著北約的趨弱以及歐洲防務自主化再次啟動,歐盟國家希望制定實施更加自主的中東戰略政策。英國已經啟用了在巴林的軍事基地幫助美軍近距離虎視伊朗,但英國已經宣布退出了歐盟。與伊拉克戰爭時期不同,現在的形勢美英還會輕言發動一場更難取勝的戰爭嗎?
上述美分析師保羅·R·皮勒的評估的確有一定的道理,可以確定美下一屆政府團隊中鷹派林立,而美軍和伊朗在波斯灣一直衝突襲擾不斷。因此擦槍走火併釀成戰爭衝突的機率會大幅提升。更重要的是,美國需要打破目前在中東主導權競爭中的僵局,如果在伊朗開闢戰場可令俄羅斯首尾不能兼顧。不過俄羅斯早就做好了兩手準備。首先是俄羅斯試探性的前所未有的使用伊朗空軍基地,並為俄羅斯快速駐軍伊朗埋下伏筆。
伊朗海軍戰艦和飛彈快艇
其二是,俄羅斯現在與伊朗的戰略關係因為敘利亞而變得更加緊密,美歐都將伊朗看作是俄羅斯的戰略盟友,因此美國要相對伊朗動武必須要顧忌俄羅斯的態度。而只需要在伊朗海空軍基地部署力量就足以令美國和北約望而卻步。俄羅斯戰略飛彈部隊司令謝爾蓋·卡拉卡耶夫上將15日告訴塔斯社,其部隊目前部署了400枚攜帶不同當量級別核彈頭的洲際彈道飛彈,可攜帶近1040枚核彈頭,其中99%的洲際彈道飛彈處於戰備狀態。還有比這種戰略准北更充分更有說服力的嗎。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