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潛艇的發展已經有300多年的歷史,如今,遍布全球各大洋深處的潛艇已達數百艘。隨著國際熱點區域的的潛艇密度越來越大,行動部署的機密性使得水面艦艇越來越不安全。且不論美國海軍增購10艘「維吉尼亞」級多用途潛艇環侍亞太,單說日本海上自衛隊近乎全新的常規潛艇力量,就需我們嚴肅認真地面對。

目前,隨著052B型、052D型飛彈驅逐艦以及054A飛彈護衛艦的服役,我海軍水面艦艇部隊的遠洋反潛實力相比過去有了很大的進步,056型護衛艦的批量裝備又豐富了近海反潛作戰的層次。而以039型常規潛艇和093型攻擊核潛艇為代表的「水下長城」在多項技術上也趕上了國際先進水平,唯有航空反潛力量,仍是我國「三位一體」反潛作戰中最薄弱的環節。不過,隨著這些年我國在航空反潛技術上的發展,特別是高新-6固定翼反潛巡邏機的研製,包括國產聲吶浮標在內的一系列配套航空搜潛、攻潛裝備的研製難題均被攻克,直-18反潛直升機應運而生。
直-18機頭下顎安裝了一具尺寸巨大的搜索雷達,該型雷達對飛彈艇的探測距離可達130千米左右,對掠海反艦飛彈、潛艇通氣管和潛望鏡也有約70千米左右的探測距離。直-18不僅可以探測處於通氣管狀態航行的潛艇,還可用於搜索水面小目標,並引導鷹擊-9型空艦飛彈發動超視距攻擊。同時,直-18還安裝有光電探頭,這也是普遍實現全天候作戰能力的現代艦載直升機的標配。此外,從圖片中可以看到,該機機身中部左右各有1組懸臂式外掛架,這樣可輕鬆攜帶2枚魚7型反潛魚雷,該魚雷40節航速時射程達14千米,搜索攻擊深度可達400米。直-18也可以攜帶2枚鷹擊-9空艦飛彈,這極大提升了我國海軍反潛、反艦的作戰能力。

近年來,日本加大了水下潛艇力量的建設,蒼龍級潛艇就是它「水下刺客」中的典型代表,該級潛艇水面排水量2900噸,水下排水量4200噸,具有很強的靜音和攻擊能力。蒼龍級潛艇裝有6具HU-606型533毫米口徑魚雷發射管,備有30枚日本國產89型潛射魚雷,UGM-84型「魚叉」潛射反艦飛彈和水雷,可對水下和水面艦艇造成致命威脅。

有備才能無患,隨著直-18的服役,這一大殺器不僅可瞄準水下刺客,而且憑藉其續航時間長、作戰半徑大、搜潛設備完善、載彈量大等獨特優勢令我國「三位一體」的反潛作戰力量如虎添翼,這對於偷襲「慣犯」日本來說,無疑是真正可怕的殺手。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5/node1380464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