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俄羅斯賣給我們的Su-27?真的!

當世紀之末的鐘聲敲響,地球迎來了新的紀元,一個嶄新的世紀。在這個世紀之交發生了許許多多的故事,有國家的激變,亦有思想的交鋒,當然還有永不休止的戰爭和衝突!比如蘇聯解體,比如海灣戰爭,還有現在依然堅持奮鬥的「大國墳場」阿富汗。當然這些離我們普通人太遠了,不語作為一名普通的九零後也算是一個旁觀者吧!咱沒有那麼大心去說這種國際風雲,也沒多大興趣去向各位抒發自己的歪見。作為一名中國人,我想說說在剛過去的那段已經成為歷史的時間中,和我們相關的一些東西,關於軍武,關於中國。

改革開放到現在,很顯然我們不再是那個積貧積弱的國家了,雖然談不上是個先進的已開發國家,但是小錢錢還是有那麼一點點的!

軍事建設有了經濟的支撐,為了彌補以前的缺失,軍事裝備近幾年來進入到了井噴模式!我們有了「遼寧」號航母,有了殲-20戰鬥機,有了99式坦克,但是要數最有感情的一件武器裝備,那就是殲- 11,那個至今仍在守衛者我們天空的殲-11!

殲-11戰鬥機,也就是中國購買的蘇-27戰鬥機的國產組裝版,因為蘇-27的國產化代號為「11號工程」,所以裝備後被稱為殲-11。在中國建立生產線進行組裝,由俄羅斯提供零件和技術。值得一提的是經過國產化後,其衍生了一系列的後續機型,分別為 殲-11B、殲-11BH和 殲-11D,但是這些機型的外形並沒有多大差別。

主要武器裝備為1挺30毫米的 GSh-30-1機炮備彈150發;有 10個武器掛載點可掛載8噸的各式武器;並且對中國提出的要求對飛機做出了各項修改,提升了起飛重量,加強了戰鬥機的起落架以方便使用大重量的炸彈和火箭彈,機載無線設備當然也是次一等的,這批飛機被稱為殲-11A,殲-11B是實現完全國產化的機型, 在硬體上和前者作戰指標並無差距,但是軟體方面更強。俗話說青出於藍而勝於藍,殲-11B的性能肯定有所提高的,殲-11B採用了復合材料和吸波材料,並減輕了700千克的重量,雷達反射截面下降25%。殲-11BH是海軍使用的型號,作為海航陸基飛機使用。殲-11D是最新改進型,但沒有得到官方證實所以我們在此處略去不說。

首先我們要知道的是殲-11戰鬥機也就是蘇-27戰鬥機,並不是俄羅斯賣給我們的,他們只是履行了合同完成了義務而已。蘇-27戰鬥機的引進的合同是和蘇聯人簽訂的,也就是說這架飛機是蘇聯人賣給我們的。

至於我們為啥要花費如此力氣去引進這款戰機,還的從當時的國際環境說起。當時的中東一直是炮火連天,但是1991年海灣戰爭的爆發,使得中國受到了極大的震動。1991年的海灣戰爭總共持續了42天,而美軍其實只用了38天就打垮了伊拉克軍隊。這一下子把圍觀吃瓜的中國給弄得不淡定了,山姆大叔這麼叼? 以後還怎麼玩!

有人說伊拉克那個國家這麼小的一片地方,山姆大叔打下來不是很正常的嘛!有啥好大驚小怪的,中國那麼大怕個啥?伊拉克是小,但是那是和中國相比!而且人家地方雖然不大,但是人家有錢呀! 1980年伊拉克人均GDP為1528美元,中國人均GDP只有 186美元,直到戰爭後的2012年我們才和他們的人均GDP差不多,分別為6288.3美元和6691.6美元,而我們的人均GDP依然比它們低。打仗其實就是打錢,沒錢?沒錢如同你赤手空拳而對面拿著大砍刀!這還怎麼打,除非用命填!

當時的伊拉克軍隊有77個師120萬人,機械化部隊有完善的防空體系(法國人已經幫助他們實現全面自動化),空軍裝備有是米格-23,米格-25和先進的米格-29戰鬥機,當時的中國空軍裝備的是數千架50年代水平的殲-5(仿自米格-17),殲-6(仿自米格-19),少量殲-7(仿自米格-21),殲8戰機可以忽略不計,數量少的感人! 結果都知道了,咱們來說說傷亡。伊軍傷亡人數大約10萬人(其中2萬人死亡),多國部隊方面傷亡4232人,其中美軍陣亡148人,戰鬥受傷458人,非戰鬥死亡138人。

所以在20世紀80年代末期,中國做出了引進先進戰鬥機蘇-27的計劃。當時因為中美蜜月期的告吹,導致殲-8改裝項目擱淺。想買法國的幻影2000,結果法國人說友誼歸友誼生意歸生意,因為沒錢幻影也沒了。1989年下半年,巴黎統籌委員會決定對中國實施軍事制裁,對華武器禁運。1989年中蘇關係緩和,在蘇共中央總書戈巴契夫訪華時,雙方達成了重啟中蘇軍事合作的協議。

當時中方派出代表團1990年4月23日,時任中國國務院總理李鵬同蘇聯方面達成用政府貸款的形式向蘇聯提供食品和日用消費品,用以換取蘇聯方面向中國出售航空技術裝備。1990年5月31日,中共中央軍委副主席劉華清和蘇聯方面簽署了《軍事技術合作的協定》和《中蘇政府間軍事技術合作混合委員會第一次會議紀要》,為蘇制武器的引進打定了基礎,而當時的國內航空工業是反對進口外國飛機的,對空軍引進生產蘇制戰機這一決定持消極態度。

當時蘇聯也僅僅是少量裝備了蘇-27戰鬥機,作為全天候空中優勢重型戰鬥機的第三代戰鬥機,其先進性和重要程度大致相當於殲-20之與現在的中國。顯然蘇聯人不可能想賣給中國人這種戰機,他們想賣給中國的是米格-29戰鬥機。當時中國代表團也對米格戰鬥機進行了考察,從我國當時的戰鬥機來看,明顯都是米格戰鬥機系列,所以米格29進入中國似乎是順利成章的。但是從米格-29在海灣戰爭中的表現,以及其各項數據來看顯然並不是很好。所以蘇-27進入到了中國方面的視線之中,當然更直接的原因是在中國代表團進行考察時,米格設計局對米格-29進行了性能展示,但是一架米格29直接摔在了代表團的面前,當場中國方面的人臉就青了。

當然還有個原因是,在南海各國侵占我國島礁時,我國海航飛機因作戰半徑小,無法提供空中防護,而米格-29是出了名的航程短,還被起了個綽號「機場保衛者」,所以自然入不了我們的眼了。但是蘇聯方面並不想賣蘇-27,而中國方面並不想買米格-29,那麼問題來了!怎麼辦那?

前防空軍副總司令伊萬·莫斯科維傑也夫在接受《武器出口》雜誌採訪時回憶說,從庫賓卡參觀回來後林中將情緒始終不高,甚至可以說是有些不滿。「得了吧! 老兄。我們都是飛行員,應該像男子漢一樣勇於面對現實。」林用俄語對莫斯科維傑也夫抱怨道,「你們那幫蹩腳的推銷員總是希望把什麼米格-29塞給我,那東西一看就知道是『方面軍司令員的最愛』。我說你就不能給我介紹些夠勁的玩意兒? 」

後來那位莫斯科維傑也夫上將也承認,這等於是給他出了個難題:「於是我就想,這傢伙肯定也不會中意米格31的,因為那東西是『政治局委員的最愛』。過了一會兒,我幾乎是脫口而出,那您應該去看一看蘇27,那是『我們飛行員的最愛』。」

林是時任空軍副司令的林虎中將,有一半的俄羅斯血統,接受過蘇聯空軍培訓,有專業素質亦有實際經驗,參加過韓戰擊落過美國戰機。蘇方認為林虎中將是共和國不可或缺的技術型人才。但是林虎中將說:「我們中國軍隊就像一座冰山,你所能接觸到的只是冰山一角或一面。隨著我軍現代化、正規化建設的深入,大批高素質人才必然將出現在各個領導崗位上。」

宴會中,林虎中將派出了一個瘦的像竹竿一樣的傢伙, 對就是《那些年那些兔那些事》中說的,那個喝起酒來就好像是頭飲水的驢。他的最愛是將白酒和啤酒摻和在一起然後一口氣幹掉。據說最後蘇方整個代表團17個將軍全都是被抬出宴會廳。這是閒話,咱們再回到事件的歷史記載。

高潮來了,在會談中途休息和進餐的過程中,那些曾在蘇聯留學的中方領導人與蘇方領導人共同回憶起兩國並肩前進的歲月,蘇聯官員被那段激情燃燒的歲月所感染。在中方代表團即將離開之際,蘇方代表突然向中方轉達說:蘇聯政府原則上批准出售蘇-27給中國。蘇聯解體後,俄羅斯也答應繼續完成合同。

如是我們有了殲-11,也有了空軍現代化的基礎,也有了後面中國空軍的騰飛!最後我想引用一段話來結束本篇文章。當時的蘇聯外交部科濟列夫說 :「陡山累死瘦馬 ,已經沒有精力了, 有誰能知道一切會這樣變化。」 這段話真實的說明了當時的蘇聯以及俄羅斯的真實境況,飛機不得不賣呀!希望我們的祖國永遠不要落到這樣的境地!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5/node1379237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