曝中國為何同意歸還美潛航器幕後真相

12月19日報道,一名美國官員稱,中國將在12月20日(周二)歸還上周「捕獲」的無人潛航器,移交工作或在黃岩島附近海域進行。

中國之前已表明會物歸原主,此一事件看來已經解決,但分析員指出,這是中國海軍對美國海軍歷來最強烈的行動之一,對中美關係形成嚴峻考驗。

五角大樓發言人庫克17日發布聲明:「通過與中國當局直接接觸,我們達成一項理解,即中國會把無人潛航器還給美國。」不過,他沒有說明中國什麼時候會歸還潛航器。

華春瑩只給出了一句回應:「我不明白你提問的要點在哪裡,難道你認為南海是美國的囊中之物嗎?!」

中國學者則表示中國忍氣吞聲的時代將一去不復返,該收就收。

亞太安全研究中心的越南專家吳武英認為,中國通過此事在南海立規矩,將自己的觀點放在南海問題上,稱「南海應該是中國的後院」。

認為,如果中國能採取懲罰性措施解決此事,這就會給南海地區國家傳遞令人擔心的信息。此次事件標誌著中國阻止美國海軍監控的努力升級,也是在特朗普表示可能會放棄「一個中國」政策之後。

通過以上種種信息表明,然而中國為何同意歸還美潛航器的幕後真相,解析如下:

首先,中國答應歸還是一種姿態。美國稱水下無人潛航器是在菲律賓的專屬經濟區並且沒有進入「九段線」,在外界看來中國是在國際水域將美國設備「偷走」。

美國已經給中國扣上了「南海霸權」的帽子。中國確實也發現了這一設備,如果中國不予以歸,就坐實了美國的指控。中國同意歸還美國為了澄清外界的誤解。

但是,中國也不能因為美國要求立即交換就乖乖照辦,畢竟不能排除美國水下無人潛航器抵近偵察中國的可能。可以看到,中國國防部強調的是「通過適當方式移交」,美國也沒有確定中國何時歸還。

這就表明,中國同意歸還,但是歸還是有條件的,是通過菲律賓移交還是中國獲得菲律賓同意後還給美國,採取何種方式都要視情況而定,中國不可能完全按照美國的意願來行事。

中國也是在告訴美國要為自己的行動付出代價,南海已經不是美國可以來去自如的地方了。2009年美國派出「無暇號」研究船赴南海收集情報時,中國船員當時只是用長柱伸到海里破壞美國船隻拖曳的聲吶陣列。

中國船員在美國回收水下無人潛航器時迅速出手,這一細節表明中國已經掌握了美國船隻的實時動態。

其次,中國也不希望因為此事而令南海局勢進一步緊張。中國在南海7個島礁上部署武器、中國轟-6南海戰巡再次引發外界對中國南海「軍事化」的質疑。

如今,美國水下無人潛航器被奪,也不免讓人懷疑:中國是否在南海島礁進行了大動作?是否美國捕捉到了中國敏感的信息,中國才不得不「先下手為強」?中國同意歸還美國水下無人潛航器也是為了降低輿論對南海問題的關注。

外界也要看到菲律賓17日的表態。菲律賓防長稱這是中美之間的問題,美國是在事發後才告知菲律賓。根據美國官方的描述,事發地點位於菲律賓專屬經濟區。這就意味著菲律賓迅速撇清了與此事的關係,並不願意借中美之間的紛爭令南海局勢升溫。

因此,中國不只是為了警告美國,很可能還是在測驗菲律賓的態度。菲律賓降低調門表明中菲之間的矛盾基本上得以解決,美國恐怕也很難再以南海問題挑撥中菲之間的關係。中國要通過此事告訴美國,在中菲矛盾已經解決後,美國的地位和作用將進一步弱化,南海的主人絕非美國。

最後,中國稱適當方式還給美國也是在為研究美國的這一設備爭取時間。有中國學者介紹稱,運轉中的潛航器通常很難捕捉,駐有當它運轉後才能捕撈。根據媒體的描述,當時是美國船員在回收潛航器時,中國船員出現。

這就意味著,潛航器已經完成了相關的工作,甚至可能已經將數據傳回。2015年8月,海南省的一名漁民曾打撈到一枚無人潛航器,有中國專家就從它的光纜長度判斷,搜集到的信息極有可能已經傳回,已經完成了其工作範圍的偵察任務。

即便數據已經傳回美方,中國仍可以將美國的這一設備當做不可多得的學習材料。2001年中美撞機事件發生後,中國解剖了美國的EP-3偵察機獲取了不少美軍技術,中國今天仍可以上演當年的一幕,對該設備予以解剖。

所謂「知己知彼百戰不勝」,了解美國這一設備的性能,中國可以研製更多的反制手段。因此,中國研究透美國設備後再還也不遲。

那再看看美國海軍潛航器「被扣」的背後棋局

不管美國國內對此事怎麼看?但中美兩軍在南海,明爭暗鬥已經進入白熱化。

當時的情況是這樣的:,美國「鮑迪奇」號偵察船正在回收作業,打算把無人艇收回來,而中國海軍一艘潛艇則放出一艘小船,將無人潛航設備及時撈走。

以前我國漁民也會在海里撈到一些偵察器材,美國也沒說啥,這次卻哭著喊著想要回來。因為以前都把標識隱掉了,而這次的無人艇上則寫明了「美國國有財產」。就像個無賴,沒證據,他死不承認,有證據,他就倒地打滾。

中國國防部也說了:經核查,該裝置為美方無人潛航器。中方決定通過適當方式移交美方。中方與美方一直就此保持溝通。在此過程中,美方單方面公開炒作是不恰當的,不利於問題的順利解決。我們對此表示遺憾。

翻譯為白話文就是:知道是誰家的寶貝了,里里外外擦洗乾淨後,你們派人來領回去,這種事情特麼就不要到處嚷嚷,丟不丟人?無語了。

美國說這玩意兒是用來於測量海水含鹽量和水溫的,去年日本間諜在浙江被捕也說是科學測量。

按情報分類的話,美國這次是科技情報,日本是人力情報。所有諜報行為,都是為軍事鬥爭做準備。

這類潛航器在南海到底有多少?是軍事機密,美國不會公開。中國海軍把事給挑明了,而且還要把東西給帶回研究,不撿白不撿。

南海,對美國而言」航行安全「是保證它與盟國能源線安全重要目標,對中國而言,南海則是生死倏關。

南海的價值與爭鬥

除了核反擊戰略意義外,60年代時,就已經有報告指出,南海是亞洲最大的油氣產地,石油200億噸,天然氣20萬億立方米,這是美國海洋學家埃默里研究的結果。

中國經歷了從流口水到動手乾的階段,先捕些魚呀蝦呀,然後,再放鑽井平台,再建飛機跑道,燈塔什麼的,當然是為了和平,為大家的海上安全。

除了漁業資源和南沙礦業資源外,南海還具有極其重要的戰略通道價值,它中國海軍走向兩洋(印度洋,太平洋)的樞紐之地。

再看美國,油輪出了波斯灣,離開荷姆茲海峽到美國西海岸,它的主航道之一就在南沙群島附近,另外,美國與亞太各國貿易航線也要經過南海航道。

那麼如果中國控制了南海,美國的利益是否會直接被損害?

當然不會,中國向來是個熱愛和平的國家,但美國是用自己的方式去理解中國,他們控制了南海會怎麼做,那麼中國肯定也會怎麼做。

於是,問題就出現了,明明是中國地盤,美國也一定要插上一腳,帶上小弟們跟中國搶地盤。美國以前的中立政策,在冷戰後就變成了積極介入。

歐巴馬亞太再平衡戰略出來後,美國明顯加大了對南海的介入程度,中美兩軍將來在南海爆發直接衝突的可能性非常大,這是大國海權之爭的必然走向。

中國在南海每前進一小步,都要付出十分的努力,當然,每一步都會被視為對美國制海權的挑戰。

中美南海矛盾早就已經公開化了,美國並不認為中國是他的海戰對手,所謂海戰,就是要壓住中國在淺海作戰,而不必遠洋海戰。

2011年8月《泰晤士報》報道過,美國正在南海航道部署瀕海戰鬥艦隊,這些戰艦是為中國量身訂製,獨立號戰艦就部署在香港到新加坡航線中,目的不言而喻。

而中國則有可能會通陸地進攻方式,逼使美國陸軍來到東南亞保護其盟友。

海權鬥爭體現著全球權力基礎及結構變換,在南海,中美兩國力量的此消彼長會牽動著整個地區權力變化,美國的海權優勢能保存多久?

二十年?五十年?想想美國擠掉英國花了上百年時間,我們有什麼理由著急?

沒有台灣,萬萬不能

「台灣不是萬能的,但中國沒有台灣萬萬不能。」可以預見,川普上台後,美台之間的軍事交流密度,軍售水平都會大幅提高,台灣已經嚴重影響中國軍事發展的投入精力。

台灣僵局,也是政治困局,軍事困局,是個無底洞,它不斷消耗著中國的力量。失去台灣,大陸沿海五省一市,全國五分之一人口,經濟最發達地區,將失去屏障,海軍也將失去進出太平洋的通道,處處受制於人。

接下來台灣的投降路線,必定動搖中國對南沙群島的主權地位,南海地位一旦弱化,中國會失去離馬六甲海峽最近的軍事基地,最終喪失去馬六甲海峽進入印度洋這一戰略要地的控制。

南海問題不能與台灣問題分開處理,它是一體兩面,中國對東南亞的戰略中,台灣本來就是一個極其重要的關聯方。

美國則把這兩個方面納入整個布局,一旦在南海加大力度,必定會在台灣有所動作,而無論國民黨和民進黨當局,都不能不配合美國的要求。也就是說台灣甘當棋子,是島內政客的必然選擇。

從好的方面看,一旦我們解決(解放)台灣問題,那麼整個南海軍事局面會大為改觀,因為從台灣可以俯視整個南海北端。

到時,以台灣為基地,解放軍可以將飛彈,戰機,軍艦都部署到島上,同時,原先針對台灣的軍事力量都可以抽身,專注應對南海。

而且在南海這樣一種地方,對解放軍火箭軍來說,以台灣為基地攻擊越南--印尼--菲律賓的這段曲折古怪U形線上的目標,命中率遠遠高於從大陸發射。

再加上,海南文昌航天發射中心,這種低緯度地區的大口徑火箭發射,顯然是要爭奪制天權,而制海權是制天權的保障,制天權又能加強制海權。南海我們志在必得,而台灣你也跑不了。

2009年5月,中國向聯合國正式提交了「九段線」地圖外交照會,已經明確告訴南海各國和背後的大哥,我們來了,該是我們的,一米不少都要拿回來。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5/node1378876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