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 : 南海島礁可部署反艦飛彈 配近防炮遠不夠

英國路透社14日爆料稱,美國一家智庫公布的衛星圖片顯示,中國在南海島礁上部署了武器系統。對此,中國軍事專家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從外媒公布的衛星照片看,中國在上述島礁上只是簡單部署了近防炮,這屬於最低限度的武力,而且是純粹的防衛力量。專家表示,目前中國南海島礁面臨的危險程度並未降低,僅部署這些近程的防空系統遠遠不能滿足中國南海島礁的基本防衛需求。

最新曝光的圖片顯示,中國在南沙的7個島礁上部署了近防武器,包括機關炮、反蛙人魚雷、機槍等等。將在戰時防禦敵軍登陸部隊和特種部隊的偷襲。(來源:@南海研究論壇)

據稱部署的是近防炮

美國智庫公布的衛星照片顯示,中國南海島礁上通常部署3-4套近防炮系統(或稱末端防禦系統),這些火炮通常部署在島礁輪廓線附近,或者島礁上重要建築周圍,對重要目標形成拱衛之勢。從圖上尚不能分辨出這些火炮的具體型號,不過一名不願透露姓名的中國軍事專家認為,這類近防炮通常是多管速射炮,應該類似中國陸軍通常裝備的「陸盾」或海軍艦艇裝備的730近防炮或1130近防炮。這類火炮通過火控雷達或光電系統進行控制,對來襲飛彈的有效射程通常在3公里以內,對較大型的目標防衛距離可達5公里。該專家表示,除了路透社刻意強調的上述高炮外,應該還有一些必要的雷達設施。

這類武器典型的防禦目標是來襲的巡航飛彈、空地彈藥。通常用來攔截中遠程防空飛彈系統的「漏網之魚」,如果獨立作戰的話很難應對現代化的空襲。當然,上述系統也可防禦低空抵近的飛機、直升機或者近距離的小艇。但由於火炮射程較小,如果單獨作戰的話幾乎不太可能獨立應對海面艦艇和空中飛機的攻擊。現代艦艇艦炮和機載武器的射程普遍超過了近防炮的防禦範圍。專家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總體來看,這些武器屬於最低限度的軍事存在,其防禦目標僅限於部署的島礁。

我島礁受到的威脅日益嚴重

相對於這些有限的武器裝備,中國在南海面臨的威脅實際上與日俱增。美國始終對在南海搞「航行自由」不死心,最近又有加劇的趨勢。據《雪梨先驅晨報》報道,訪問澳大利亞的美軍太平洋司令部司令哈里斯日前聲稱,將於明年派出F-22戰機前往澳大利亞參加聯合演習,以抗衡中國。他還聲稱:「如果中國繼續在南海採取破壞地區穩定的行動,美方已做好準備在南海對抗中國」。美國不斷派出航母和驅逐艦到中國南海島礁周邊進行所謂的巡航,不斷向南海周邊基地增兵很大程度上威脅到了中方的安全。實際上,不必一個航母打擊群,一艘「伯克」級驅逐艦的火力就已經遠超路透社報道的中國在南海島礁上部署的武器裝備的火力之和。

另外,不少南海國家也在私下裡大搞軍備建設。據越南媒體報道,近日,俄羅斯為越南製造的第6艘「基洛」級常規動力潛艇由荷蘭Rolldock Star號貨船運送,從聖彼得堡啟程開往越南金蘭灣。該潛艇不僅能夠對水面和水下目標實施攻擊,還能發射「俱樂部」巡航飛彈對岸上目標進行打擊。去年4月,斯德哥爾摩國際和平研究所網站信息顯示,越南購買的是俄制「俱樂部」飛彈的對地攻擊版本。該飛彈配備在「基洛」級攻擊潛艇上,將對中國島礁上的設施構成重大威脅,其打擊的突然性強、威力大、精度高。有專家認為,從某種程度上講,這正是中國在島礁上部署武器的重點盯防目標。另外,越南還在南海大肆填島造礁,有些島礁就在中方島礁附近,如果越南島礁上部署遠程打擊火力,也會威脅到中方島礁安全。

最新曝光的圖片顯示,中國在南沙的7個島礁上部署了近防武器,包括機關炮、反蛙人魚雷、機槍等等。將在戰時防禦敵軍登陸部隊和特種部隊的偷襲。(來源:@南海研究論壇)

現有武器火力遠遠不夠

專家表示,僅僅在南海島礁部署少量高炮是遠遠不能滿足中國的防衛需求的。中國在南海島礁的防禦部署要做通盤考慮,形成偵察、指揮、通信、打擊的體系配置,並根據島礁大小和位置形成有一定縱深的梯次配置。可以在較大型的島礁上部署遠程對空對海搜索雷達、大型的反艦和防空系統以及指揮系統。小的島礁可以部署近防炮或者中近程防空飛彈,畢竟目前的主要威脅仍然來自天空。這種部署一定要形成體系和相互掩護,才能應對一定強度的威脅。特別是防空系統,要想在強烈電磁干擾條件下有效完成保衛任務,必須形成戰術級單位部署。當然,中方也可以預先建設一些陣地,必要的時候臨時部署大型防空系統。

專家強調,中方在島礁上部署武器系統應儘量考慮和艦艇上的武器系統實現兼容。有事時,南海島礁上的防衛力量必然要與海軍艦艇部隊進行協同。這首先要求島上裝備系統與海軍艦艇不能形成電磁互擾,一種理想的情況下是能夠實現互聯、互通、互操作。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5/node1374961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