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稱,一些美國大公司反對深化中美對抗,它們擔心失去這個對很多人來說重要的市場。還未履職的美國當選總統唐納德·特朗普關於對中國大陸商品徵收45%關稅和拒絕承認台灣屬於中國的言論成功引起了輕度恐慌。
據俄羅斯《生意人報》12月14日報道稱,專家們表示,承認台灣的主權或導致中美緊張關係升級,因為「沒有一屆中國政府能容忍這一點」。
報道稱,美國公司打算抵制特朗普的對華政策。美國全國對外貿易理事會主席魯弗斯·耶克薩13日表示,反對與中國打貿易戰。他說:「歷史證明,貿易限制不會讓經濟增長。」
此外,波音、通用汽車、星巴克等公司此前也表達了對特朗普立場的不滿,還有更多商人擔心特朗普言論帶來的政治風險。美國「進步」成型技術公司總裁萊爾德·多本斯佩克已經兩次致信特朗普抗議其對華政策,他說:「我最擔心他不明白自己在說什麼。」
美國波音公司位於華盛頓州埃弗里特的組裝工廠(英國《每日郵報》)
復旦大學俄羅斯中亞研究中心主任趙華勝表示:「沒有一屆中國政府能在承認台灣主權的情況下執政。我認為,對這種行動(美國承認「台灣獨立」)的回應可能是戰爭。」
新加坡國立大學亞洲與全球化研究所所長黃靖同意這種觀點,他說:「如果特朗普會見蔡英文,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及其他所有談判都將被凍結。」
莫斯科卡內基中心亞洲項目負責人亞歷山大·加布耶夫指出,如果特朗普作出實際承認台灣「主權」的舉動,中美將「因任何一方都不願丟臉和讓步而邁進緊張關係升級周期」。他解釋說:「北京未必會忍氣吞聲,因為這是太過敏感的話題,與政權合法性直接相關。」
英國《獨立報》網站12月13日刊登《什麼是「一個中國」政策,為什麼唐納德·特朗普揚言要放棄這個歷時幾十年之久的外交政策?》一文稱,當唐納德·特朗普接聽蔡英文的電話時,他成為美國近40年來第一位與台當局領導人通話的在任或當選總統,這通電話把中美兩個超級大國拖入了涉及兩國關係一個關鍵基礎——美國支持「一個中國」政策——的外交事件。
特朗普12日在接受福克斯新聞頻道採訪時加倍下注。他說,美國未來對台灣的立場可能與貿易協定有關,中國政府則對這一政策轉變表示「嚴重關切」。
12月10日,特朗普(右)在紐約特朗普大廈接受福克斯電視台專訪。(美聯社)
文章稱,這位當選總統認為自己是交易老手,希望利用台灣令中國大陸在其他問題上作出讓步。
英國智庫皇家國際問題研究所美國項目負責人齊妮婭·威基特表示:「我們不應該對特朗普在台灣問題上的行為感到驚訝。」
她稱:「特朗普說:『我沒有先入為主,沒有意識形態。』沒有先入為主,沒有感覺到之前是什麼樣子的,這點很重要——這的確給了他力量。現在,中國人給了他餘地,因為他們不知道特朗普在這個問題上到底有多認真,這有助於他對不可預測性的渴望。」
文章稱,不可預測性可能會在短期內打亂特朗普對手們的陣腳,但威基特認為,不可預測的美國最終可能會給中國以「可乘之機」。
牛津大學教授羅斯瑪麗·富特稱,美國在中國(大陸)有著太多的既得利益,因此特朗普無法化言論為行動。她說:「美國許多州將中國(大陸)視作一個真正重要的經濟市場。」
牛津大學教授羅斯瑪麗·富特
「中國也知道,它的許多鄰國不想看到中美之間發生激烈競爭。如果特朗普不適當地加劇緊張局勢,這些國家將停止把美國視作該地區的穩定來源,而是與中國(大陸)走得更近。」
最後,富特教授表示:「中國(大陸)不會在這個問題上做交易,收復台灣是其核心利益。」
在這事上,特朗普先生不小心暴露了自己政治「門外漢」的局限性。歡迎轉發分享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