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又在南海搞小動作,究竟能掀起多大風浪?

韓英倫| 2016-12-14| 檢舉

才平靜沒有多久,南海上最近又起了波瀾。

這次是越南在非法侵占的中國南沙島礁之一——日積礁上,開挖了一條新的航道。

從美國衛星公司(Planet Labs)拍到的衛星圖片上,能看得很清楚:原本閉合珊瑚礁中間的潟湖被挖出了一條直通外海的航道,根據專家分析,這條航道應當只是越南在礁上構築軍事工程的第一步。

早前路透社和美國的研究機構都曾提及,越南正在其侵占的27個島礁之上進行各類擴建,包括修建機場和部署一些軍事設施,試圖以此類島礁建設工程來強化對南海諸島礁的「聲索權」。

對此,中國外交部和國防部明確指出,中國堅決反對這種行為,這是對中國主權和安全的一種侵犯。中國雖然很早就對南海諸島實行了管轄,並且進行了開發,但是後來由於歷史原因,周邊國家侵犯我南海主權的行動並沒有被有力制止。

目前,中國已經將維護南海主權權益提到頭等大事的地位,除加強對相關海域的管轄之外,也進行了必要的建設和開發。

壓力

越南始終「放不下」中國的南海。

原本在1975年之前,越南對於中國的南海主權是明確承認的,只是後來隨著其國家統一的完成,越南爭奪地區霸權的野心膨脹,才出爾反爾開始侵占中國的南沙群島。

隨著「革新開放」的逐漸深入,越南近年的經濟增長速度令人矚目,工業化進程尤為迅速。作為一個擁有9460萬人口,國土面積32萬平方公里的國家,要想實現工業化,對南海蘊藏的各類資源的渴求程度可想而知。

但毫無疑問,中國的再次強大對於越南是一個巨大的障礙。

儘管越南軍備建設乘經濟發展之東風突飛猛進,軍費開支在過去15年里幾乎翻了四倍多,從10億美元左右變為40多億;海軍先後購入「毒蜘蛛」III級飛彈艇、「獵豹」級輕型護衛艦和「基洛」級潛艇等先進艦艇,空軍也陸續裝備了蘇27、蘇30等先進戰機,另外還從西方國家引進了較為先進的遠程預警雷達……不過這一切與中國國家實力巨大的體量相比,又並無太大意義。

越南「毒蜘蛛」III級飛彈艇。

目前中國的軍費占GDP的比例,雖然遠低於國際平均水平,但卻幾乎與越南的GDP總量相等。不管從直接力量對比還是從戰爭潛力來看,越南都感覺到壓力山大。

但越南也有小心機。在其設想中,中國會懾於無力把握髮生衝突後東南亞地區的局勢走向,而不會擴大戰爭規模。中越一旦發生衝突,更多就是「推推搡搡」式而非大打出手。並且中國的國防力量需要應付其他方向的戰略任務,不太可能集中壓倒性的優勢兵力來針對越南。

因此通過相關軍事建設,越南或許能夠取得局部優勢。

外援

引入地區外勢力作為未來對抗中國的手段,也是越南曾使用過的手段之一,越多的國家參與越方主導的南海開發,南海問題越國際化,就會讓中國在處理南海問題上顧忌越多。

越蘇石油公司在越南沿海的鑽井平台。

上世紀80年代,越南就和前蘇聯成立了「越蘇石油公司」聯合開發南海油氣資源,目前這一公司前蘇聯的權益已經被俄羅斯繼承。

除此之外,美國「亞太再平衡」戰略和所謂「宣示航行自由」的舉動,則無疑是對越南的莫大鼓勵。因此,越南接受了諸多超主權條款的TPP協定,而美國也在今年解除了對越南近30年的武器禁運。

同時,越南也把目光轉向了印度。早在5年前,越南就開始與印度商談共同開發南海資源一事,本月11日越南國會主席阮氏金銀訪印,再次表達了這一意向。

12月9日,越南國會主席阮氏金銀會見了印度總理納倫德拉•莫迪。

印度在印度洋的優勢地位決定了——如果中印發生衝突,立即會對中國的對外貿易通道形成嚴重威脅,因此越南拉上印度開發南海,是為了更有效地對中國形成牽制。兩國在其他領域的合作,如印度向越南提供戰鬥機飛行員培訓、出售超音速反艦飛彈,而越南則向印度軍艦開放港口等,也都是出於這種考慮。

因此,越南在南海問題上對抗中國的策略可以概括為「兩條腿走路」:一方面引入地區外勢力牽制中國,逼迫中國不可能以全力採取軍事手段解決衝突;另一方面則強化軍備建設,利用自己局部優勢挫敗中國維護南海主權的軍事行動。

漏洞

此番算計也是很精明,但未必沒有漏洞。

對致力於和平崛起的中國來說,主要是通過與世界各主要國家開展經貿往來求得共同發展,因此越南引入的外部勢力,又是否會為了這一點局部利益,承受與中國發生衝突、喪失更多利益的風險還尚未可知。

而且,和平崛起也並非意味著在維護國家主權和安全方面無所作為,中國的經濟起飛必然關聯到國防建設的飛躍,越南即便傾盡全力也未必能真的在南海建立局部優勢。

未來中國也完全可以同樣「兩條腿走路」:一方面通過「一帶一路」倡議,與世界各國甚至包括越南建立更多、更廣泛的共同利益,到那時,真正投鼠忌器的就恐怕不是中國了;另一方面,在維護國家主權方面,中國應當採取更加積極的態度,繼續強化自身防務建設,使自己具備在最短時間內迅速解決爭端的手段。這樣一來,不管南海爭端國中任何一方採取何種不理智的舉動,有著什麼樣的軍事同盟,都要面對「遠水不解近渴」的悲劇。

越南的小算盤落空的可能性很大,以前如此,以後恐怕也是如此。唯有真正採取對華友好和合作的態度才是正道。過去的歷史教訓和最近這二十多年的現實狀況對比,難道還不夠說明問題麼?

撰稿 / 千里岩

圖片 / 網絡

百萬莊通訊社微信號:baitongshe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5/node1372960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