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中國的殲20戰機開始服役了,這個消息讓大家很興趣的,可是有人並不高興,其中越南以對抗隱身戰機為目標,大力更新雷達網,今年9月的報道,越南宣布其已經列裝反隱身雷達。
越南自稱人口眾多,其實是一個連戰鬥機都要進口的小國,自已根本造不出來反隱身雷達,自然為進口的,再仔細一查,竟然是:捷克的維拉雷達。2004年時,美國曾阻止捷克向中國出售該型雷達,結果搬起石頭砸自已的腳,促使中國以最快速度開發了自已的產品,僅僅2年多,中國自已的同類型號就出現在展台上。
這就是維拉雷達
讓人怎麼也想不到,當年沒能落戶中國的維拉雷達,已經被越南列裝了,據稱其,採購時間為2011年,交付時間為2013年到2014年間,如今只是公開證實。據稱,越南獲得的型號具備1秒的極速反應能力,既便慢一點,也不會超過5秒,探測距離400公里,可以發現隱身戰鬥機,同時跟蹤200個目標,對於越南來說,這將為防空部隊增加至少10分鐘的預警時間。
那麼也許有人會說,這是不是說中國的殲20隱身性能失去了意義--屬於對於這個技術了解太少,越南想靠著幾部反隱身雷達就實現對抗中國殲20的目標,其實更象一個笑話,任何一項技術都有利與弊,單獨依賴於一項技術,基本無法達到目的。
越軍使用維拉雷達的報道
所謂的維拉雷達曾經一度為捷克的獨門技術,自上世紀60年代開始,至今已研發了數代產品,其工作原理為無源式,又叫:被動式,整個系統只有接收天線,沒有雷達發射機,藉助外部非協同式的輻射源來進行探測和定位,簡單一點說,它就是一個「聽音器」,只要目標發出「聲音」,也就是發射出電磁信號。由於現代戰機,除了雷達以外,通信設備,導航設備等設備,它們在使用時,都發出電磁信號,維拉雷達通過截獲這類信號,並測算出目標方位。實際上,它不應歸類為雷達,而是一款電子情報偵察設備,針中的目標不局面於空中,地面或海上目標也一樣可以進行探測、定位、識別和跟蹤。
中國的被動雷達
無源式雷達並非完美,也一樣存在不少不足之處,否則當年也不會讓捷克搶先研究出來。如果目標不發出任何電磁信號,或者信號頻率不在其接受範圍內,那麼就是目標近在眼前,它也發現不了。如果採用電子對抗技術,製造出大量信號,那麼可能讓其分不清真假信號,再有它的定位精確不高,只能知道大致那個方向上有目標出現;既便採用數台雷達協作的方式,也無法準確定位,即不要提供武器制導支援,只能發揮一個預警的作用。
也因此,中國在建築反隱身雷達網多種技術並用,開發多款反隱身技術裝備,不止於雷達,還包括電光技術等,不僅要綜合應用各種技術,還要不斷進行技術更新,這才讓發現美軍的隱身戰機不再成難事。
中國的主動式雷達
如果越南想建立一個完善的對空預警網絡,僅僅依賴幾台被動式雷達根本不現實,需要的是一個由大量的、不同類型的雷達組成的網絡,越南也確實明白這一點,知道需要部署多層防空預警系統才行,但是這屬於一個它根本無法完成的任務,不是建立幾個雷達站,還需要通信網,指揮系統等等,顯然超出越南的能力範圍。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