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中國國防部發布的最新消息稱,有記者詢問前些天日本自衛隊前空將織田邦男在日本媒體上撰文稱的中日雙方「首次空中格鬥」是否確有其事?國防部發言人直接否定了日方這種顛倒黑白的說法,給出了令人振奮的答案:「6月17日,中國軍隊兩架蘇-30戰鬥機正在中國東部海區上空我防空區進行例行巡航。日兩架F-15J戰機戰機高速逼近挑釁,甚至開啟火控雷達對我照射。我軍機果斷應對,採取戰術機動等措施,日機投放紅外干擾彈後逃逸。」最終結果,日機逃逸!這個消息所透露出來的訊息內容相當的豐富,甚至可以說是非常精彩。
中國的蘇-30MKK戰鬥機和日本的F-15J之前之前其實曾經數度發生近距離格鬥,俗稱「狗斗」。雙方保持底線是不開火控雷達,直接到近距離比拼機動性和飛行員之間技藝。這個過程中,中日互有勝負。但是此番不同,中國的蘇-30MKK戰機是正常的在制定巡邏區域,毗鄰區而不是在我國空域內巡航飛行。日本兩架F-15J戰機卻是明顯的奔著中國的蘇-30MKK戰鬥機來的,並且應該是在80到100公里的距離內就打開了火控雷達,雖然不是最大射程,但是卻是明確告訴中方戰鬥機:你已經被我們鎖定。這是典型的挑釁行為,如果接下來日本飛行員解除AAM-4飛彈的保險就可以進入發射流程了,此時是距離日方開火前的緊要關頭了。
中國的蘇-30MKK戰機上面使用的應該DRDO的「Tarang」Mk II雷達告警接收機、IAI/埃爾塔EL/M-8222有源干擾機和俄羅斯APP-50R/箔條/紅外誘餌彈發射器。可以全向接受雷達告警信號,由於此前中國曾經收集到過日本雷達訊號特徵,當對方雷達開啟後,機載告警設備就會提示被「鎖定「!這個時候中方飛行員下意識反應就是釋放雷達箔條幹擾彈,隨後之直面日機進入空中格鬥狀態。畢竟此時雙方都明確了,日本方面挑釁意味明顯,而中國飛行員必須要做出反應,反戈一擊!
根據此前的軍事報道我們可以知道,在東部海區上空活動的中國海軍航空兵蘇-30MKK戰鬥機飛行員都是屬於精銳中的精銳。面對日本方面的多次挑釁都做到了,有來必有回!雖然中國發言人只是「果斷應對,採取戰術機動等措施,日機投放紅外干擾彈後逃逸。」這麼一句話,其實已經說明此時中方飛行員已經處於極度憤怒和高速反擊的狀態,直接對日本方面展開了持續近距離機動:占領射擊位置,鎖定日本F-15J戰鬥機!
其實是要穩定咬住F-15J超過3秒,日本飛行員就有理由相信中國的蘇-30MKK上面掛的紅外製導飛彈構成鎖定鎖定條件了,面對這樣的情況只有一個辦法,扔紅外誘餌彈也被稱為熱焰彈。這個場景在日本自衛隊前空將織田邦男撰文中有相當詳細的描寫:日本F-15J上的自衛系統感知到可能的飛彈威脅,像「撒煙花」一樣灑出了一波紅外誘餌彈。雖然並沒有真正的飛彈飛來,但是也讓中國飛行員受到一定干擾,進而脫離了攻擊航線。日本飛行員藉機直接返回日本基地。
這樣的細節雖然很可能是這位日本前將領的自我腦補。不過利用紅外誘餌彈驅離敵方戰機倒是有先例可循,主要是利用高光搞亮度和複雜的拋物線軌跡的紅外誘餌彈,迫使對方改變航線,也算近距離的戰術之一。而日本飛行員居然被中國戰鬥機逼到必須採用這種戰術的境地,可見雙方當時在空中的爭奪之激烈。雖然我們承認日本飛行員常年參與美國方面的「紅旗軍演」,有豐富的准實戰經驗和美國教官的督導,不過現在來看,這次空中格鬥的結果是中國取得勝利。這也是相當必然的結果,中國近幾年在內陸某基地年年都要上演規模達100架以上的戰鬥機空對空大規模實戰化軍演,而且還有海軍航空兵和空軍的之間戰術對抗,自然水平提升明顯。此次對日本F-15J戰鬥機取得勝利的蘇-30MKK戰鬥機的部隊常年擔負戰備值班任務,作戰技能出眾是非常正常的情況。以後這樣的情況會越來越多,日本方面也不用大驚小怪,打不過就別來了。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