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知道,中國的戰鬥機研發工作是開始於獲得了俄羅斯的蘇-27戰鬥機以後,並藉由對此款戰機的結構研究,使中國在先進戰鬥機研發技術上取得了優異的成績,並成功躋身世界領先的行列。
不過,在這次對蘇-27戰鬥機的採購中還發生了一件不為人熟知的事情:
在20世紀90年代,中國與俄羅斯洽談購買的蘇-27戰鬥機的事情並不能算是十分順利,在幾經周折後,最終與俄羅斯代表團在北京簽訂了雙方採購合同,在這份合同上,中國購買蘇-27單座戰鬥機與雙座教練機共計24架,同時在談判桌上,雙方還共同確認了中國在今後再次購買120架蘇-27戰機的意向。而此次我國進口的蘇-27無論是戰鬥機還是教練機,都與當時俄羅斯空軍裝備的型號完全一致。
而就在中國準備為這次的購買合同付款之時,當時出任俄羅斯蘇霍伊設計局局長的西蒙洛夫主動找到了我們的代表團代表,西蒙洛夫告知中國代表團,他的設計局裡現在擁有幾架蘇-27戰機的現機,而這些現機也可以賣給中國,並且價格可以在新機的基礎上給與優惠,在飛機裝備上也可以儘量滿足我們中方的需要。可以直接拿到現機,這對當時的中國代表團是一個誘惑,不過當時中方對這幾架戰機的狀態心存疑慮,認為它們並不是新機。
但是考慮到保存雙方在未來合作的良好關係,以及我國對現成飛機的需要,而蘇霍伊設計局引的生產技術和戰機組裝生產線也是我們日後要引進的。中國代表團最後決定購買蘇霍伊設計局中的兩架蘇-27UBK雙座戰鬥機。在確認了合同後,西蒙洛夫局長決定將飛機的發動機護防以及幾台AL31發動機,還有一批蘇-27的零部件全部無償贈送給了中國。
多年後,一位當時在局裡工作的設計師透露,由於當時俄羅斯的經濟不景氣,他們已經多達半年沒有發過工資了,而中國購買了他們的戰機,對它們來說無異於雪中送炭,這也是為什麼當年他們送給中國一堆的配件的原因。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