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俄羅斯研發的五代戰機T-50
前段時間,已經很久沒有傳出消息的俄羅斯第五代戰機T50項目終於迎來了一個重要的時刻。據俄羅斯聯合發動機製造集團發表的聲明,該公司開始對蘇霍伊T50 PAK-FA第五代隱形戰機的新一代發動機進行地面測試。T50使用的「第二階段」也就是最終版發動機「30型」型首次啟動成功,預計將會在2017年底開始飛行試驗,那麼這款代表俄羅斯軍用航空發動機行業最高水平的發動機相當於美國的什麼水平?
軍事專家巡航者介紹,美國《國家利益》雙月刊網站近日發表文章,聲稱T50的「30」型發動機是一款「相當優秀」的發動機,預計可以產生2.5萬磅干推力和4萬磅加力燃燒室推力。安裝「30」型發動機後,T50PAK-FA的動力性應該可以與洛克希德-馬丁公司的F-22「猛禽」隱形戰鬥機相媲美。一位了解美國第五代戰鬥機的高級軍事官員之前曾說:「T50性能出眾,肯定能比得上『猛禽』。」
F-22戰鬥機的發動機是F119發動機,但它僅僅只是美國20世紀90年代的產品。也就是說,未來俄羅斯最高水平的航空發動機即使研發成功也僅僅相當於美國20多年的水平。
軍事專家巡航者指出,美國從20世紀50年代開始航空發動機核心機預研計劃,至今已經發展出7代核心機,而F119的核心機僅僅是其中的第4代,其航空動力工業的技術潛力由此可見一斑。
中國航空發動機已經很努力了,並且取得了相當的成就,但是中國渦扇-10「太行」渦扇發動機及其改進型的性能指標與美國普惠F100和通用電氣F110相當,這兩款發動機是目前美軍F-15和F-16戰機的動力裝置,也就是說中國與美國至少有30年的差距。
中國航空發動機成了制約中國空軍戰機發展的「瓶頸」,其原因自然是多方面的。我們舉一個例子就很能說明這個問題,目前中國航空發動機領域的院士才僅僅5人,而且年齡偏大,年紀最小的也已超過了70歲。由於鋼鐵、機械、航空等傳統工科專業缺乏對優秀人才的吸引力,造成中國頂尖工程技術人才在一定程度上是短缺的。不但缺乏頂尖的科研人才,而且缺乏頂尖的製造人才,這才是我們邁向製造業強國的最大障礙。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