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空軍已經將未來「遠程打擊轟炸機(LRS-B)」項目合同授予了諾斯羅普-格魯門公司,但是在美國國內還有相當的勢力希望「殺死」該計劃以將資源投入其他利益方的項目,據美國「國家利益」網站2月22日警告稱,如果美國在未來與中國的戰爭中希望轟炸北京,那麼就決不能放棄遠程打擊轟炸機的研發。

文章稱,上周美國政府問責辦公室認定美國空軍將「遠程打擊轟炸機(LRS-B)」項目授予諾斯羅普-格魯門公司的行為是合理決定,目前該項目另一競爭方波音公司是否會提出上訴還不得而知,但是無論如何,這場旨在「殺死」遠程轟炸機項目的運動已經開始,退役美國將軍馬克-羅(Mark Loh)警告稱,有很多人希望「殺死」該項目。還有人指責諾斯羅普-格魯門不具備執行該項目的能力,對於波音來說,無論如何,新飛機都會使用波音的加油機,而對於洛克希德-馬丁來說,具有強烈的動機去阻礙轟炸機項目,然後把儘可能多的錢都投入到隱形戰鬥機和巡航飛彈上。

文章認為,對於美軍來說最重要的因素還是資金,與最新型的F-16E相比,F-35A可能顯得非常昂貴,但是可能要用5架F-35的價錢才能購買1架新型轟炸機。已經有分析人士將遠程轟炸機與戰列艦相提並論,認為這是一項「輸不起」的項目,認為可以用「有人駕駛飛機、巡航飛彈、遠程飛彈和廉價無人機」來取代遠程轟炸機。與中國不同的是,美國受限於與俄羅斯達成的中導協議,無法研發或生產射程在500-5000公里內的陸基飛彈,因此除了在琉球群島可能需要陸基飛彈外,未來美軍最有可能裝備的是海上或空射巡航飛彈。

文章稱,如果這些飛彈從海上發射,無論是護衛艦還是潛艇的發射成本都要比轟炸機要高,而且以現有的技術條件也無法在海上補充飛彈。因此空射巡航飛彈成了另一種選擇。今天在對抗中國或俄羅斯這種一流對手時,B-52H和B-1B轟炸機還算是有效的防區外飛彈發射載具,這種關於老飛機能夠適配新型飛彈的論調由來已久,按照這種想法,美國海軍不具備隱身能力的F-18同樣能夠攜帶巡航飛彈,但有一點,每架F-18隻能最多攜帶兩枚巡航飛彈,每次發射要花費100萬美元,這種方式在對抗敵人海空軍時還算經濟,但是在對抗敵方的陸軍時就不是這麼回事了。

文章稱,這就要討論地理和戰略的概念了,誰是美國的敵人,作戰計劃又是什麼?「遠程打擊轟炸機(LRS-B)」不是用於對朝鮮或伊朗核武器項目進行先發打擊的飛機,美國政府已經明確否認了就此開戰的可能。它也不會用來打擊入侵波蘭和波羅的海地區的俄軍坦克,那是戰鬥機和攻擊機的事兒。「遠程打擊轟炸機(LRS-B)」的作用在於轟炸中國,例如突破中國東部沿海的空中「馬奇諾防線」,或者是飛越喜馬拉雅山脈打擊中國西南地區。如果美國對華戰爭戰略是遠距封鎖以及用巡航飛彈和魚雷逐漸消滅中國艦隊,那麼新型轟炸機可能不是經濟的投資。但是如果美國的戰略是對北京進行轟炸,那麼最好是用載彈量巨大的新型遠程隱形轟炸機,關鍵的問題在於美國想打什麼樣的戰爭。

中國軍事觀察人士認為,美軍的遠程轟炸機項目可以說是一款針對性非常強的武器,美軍在2011年正式將遠程打擊與飛彈防禦列為美軍擊敗強敵「反介入/區域拒止」能力的兩大關鍵。在潛在衝突中,中國在本土周邊具備反艦彈道飛彈等不對稱優勢,可能將美軍航母逼退至作戰半徑之外,此外中國幅員遼闊,有大量移動目標或加固/深埋的作戰單位,美軍很可能需要在強對抗、缺乏信息後勤支援的環境中對中國實施打擊,因此迫切需要遠程打擊能力,於是「遠程打擊轟炸機(LRS-B)」成為了美軍下一步要重點發展的「殺手鐧」武器。

在美軍的構想中,新型遠程轟炸機是一款專為中國量身定做的飛機,美軍認為可憑藉該飛機突破中國未來防空體系,能夠對中國全境進行精確打擊,甚至還能保持超過1小時的待機能力。軍事分析人士認為,美國「遠程打擊轟炸機(LRS-B)」對中國的威脅不容小視,單純提高防禦措施可能將面臨巨大的成本壓力,更好的方式是在提高防禦水平的同時,擴大我軍威懾範圍,在戰時對美軍轟炸機基地進行打擊,或藉助立體偵察體系,在中途對其進行有效攔截。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