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2016年12月4日,消息指緬甸空軍一架戰機在中緬邊境墜毀。圖為網絡流傳的戰機被擊中瞬間,機體腹部出現火焰。從機體及單發布局看,這款戰機很像緬甸空軍裝備的中國產的殲-7戰機。
社交媒體微博流傳了緬甸空軍戰機被擊落過程。圖中紅圈處即為被擊中的戰機。微博流傳的視頻顯示,現場有不少民眾在目睹戰機被擊落瞬間,都歡呼起來。
分析稱,從視頻中出現的五星紅旗看,很明顯是從中國境內拍攝的,對面即為戰事緊急的緬甸勐古。在戰機被擊落之前,山谷中出現飛彈發射白色煙跡。推測認為,飛彈是由從中國境內發射的。背景則可能是緬甸空軍戰機為打擊緬北民地武裝,越線飛入中國境內,在此過程中,被地面飛彈鎖定擊落。
不過也有聲音稱,緬甸空軍戰機被擊落是真,但也有可能上民地武裝裝備的肩抗式防空飛彈擊落。圖為當地民眾撿到的緬甸空軍戰機殘骸,由於緬甸空軍只有殲-7才塗有深綠和淺綠,而強-5是黃綠色,因此被擊落的飛機是殲-7。
1990年12月,緬方向中國首批採購獲得了成都生產的10架殲-7ⅡK,以及貴州生產的2架殲教-7K。此後緬甸又於1993、1995、1998、1999年多次採購殲-7K系列,最後共交付58架殲7ⅡK和14架殲教7K,一共72架。圖為緬甸空軍的殲-7戰機。
有消息指出,此次擊落緬甸殲-7可能是由解放軍駐雲南第14集團軍所為。2015年3月13日,緬甸空軍戰機強闖中緬邊境,將炸彈投入中國境內,造成4死多傷。事後,解放軍將大批防空武器和戰機開進至中緬邊境附近。圖為當時解放軍部署的紅旗-12防空飛彈。不過,從視頻可看出,由於飛彈的尾跡並不是很大,很可能是由肩抗式防空飛彈擊落。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