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海軍發展速度非常快,航空母艦已經實現了0的突破,正在建造第一艘國產航母,下一步將建造更大的航母,不過我們依然缺少一種艦艇:兩棲攻擊艦!
美軍兩棲攻擊艦,與航母非常類似,但區別也不小
航母戰鬥群為制海作戰的利器,但為兩棲登陸作戰提供支援,並非航母之專長,為此建造專用的兩棲攻擊艦也就成為下一階段的任務。兩棲攻擊艦即可以運送部隊與物資,又可以搭載各類艦載機,其中直升機實施垂直登陸作戰,將部隊送上陸地,垂直起降戰機為登陸部隊提供空中火力支援。目前中國海軍一艘兩棲攻擊機也沒有,美軍則擁有十艘以上的兩棲攻擊艦,其噸位已超過其它國家的航空母艦,其地位為僅次於航母的艦種。
從後面看,巨大的後艙門,讓兩棲登陸艇出入,這可是航母沒有的東西
如今中國面臨的遠洋兩棲作戰的需求越來越大,中國即然攻克航母關,那麼建造兩棲攻擊艦也就是沒什麼難度了,以前因出口等需求,中國展出過幾個型號的兩棲攻擊艦方案模型,設計方面早已不存在問題。那麼中國為何還不給自已的陸戰隊建造兩棲攻擊艦?
其實原因很簡單,只有解決了這一大問題:垂直起降戰鬥機,那麼兩棲攻擊艦即可以開工。是否有垂直起降戰鬥機,一個事關兩棲攻擊艦成功與否的關鍵一環。因為兩棲攻擊艦的主要功能就是充當航空平台,如果沒有垂直起降戰鬥機,那麼建造兩棲攻擊艦就沒有意義了。僅僅使用直升機,只需要改裝一艘貨船即足夠了,或者說,垂直起降戰鬥機沒有搞出來之前,沒有必要建造兩棲攻擊艦。
美F35的垂起設計方案
也許有人認為,中國不可能造出垂直起降戰鬥機,其實這個項目已經啟動了,根據2015年3月的一份報道,中航科工集團已經與發動機研究所就短垂項目加工合作,所謂的短垂項目就是垂直起降戰機,注意這是加工,而不是設計。正常情況下,這個項目可以在5到8年內取得突破,大約2020年以後,即可首飛,可以專門配備海軍兩棲攻擊艦。
國產型號的想像圖
垂直起降戰機的關鍵是發動機,普通發動機是無法給垂直起降戰機使用的,必須在風扇和低壓渦輪等方面是進行大幅度改進,必須採用矢量噴管技術,這才是世界尖端技術。以前有人說中國沒有這方面的研發能力,其實不然,中國很早就開始相關的技術研究工作,今年的珠海航展上,殲20的表演動作向人們展示了矢量推進技術,同時展示的太行發動機也被人發現已增加矢量推進設計,至少為小角度,中國已初步掌握了相關技術。
這是俄制的垂直起降戰鬥機,中國曾經考察過它,可惜該項目已取消
我們可以期待,國產垂直起降戰機的問世,除外在艦載直升機方面也有不小的,直20馬上要服役了,海軍會列裝它的艦載型,直18已經上艦,至於直10已完成艦載試驗工作,也就是說,我們為兩棲攻擊艦準備艦載機的工作已取得相當大的進展。
中國推出的外貿設計方案
未來,中國將建造自己的兩棲攻擊艦,採用直通甲板,上面搭載垂直起降戰機與直升機,下面搭載海軍陸戰隊,坦克和登陸艇,如果以2萬噸計算的話,大體可同時起飛6架直升機,機庫內可以容納15架以上的戰機或直升機,總載機量超過20架,這個規模就相當可觀了,無論是火力支援,還是垂直登陸都有決定意義。一艘兩棲攻擊艦,即可以單獨完成小型的兩棲登陸作戰任務,幾艘即可保證大型作戰行動!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