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軍工百強榜出爐 中國兩巨頭能擠進前十

國際頭條| 2016-12-06| 檢舉

瑞典斯德哥爾摩國際和平研究所(SIPRI)5日發布了2015年度全球軍工百強企業排行榜。根據這份榜單,全球最大100家武器生產和軍事服務公司的軍售額連續第五年下滑,但西歐和俄羅斯呈上升趨勢。

中國企業雖然未能上榜,但被認為至少兩家軍工企業具備擠進十強的實力。SIPRI的報告認為,未來國際軍備貿易額的下滑趨勢或出現逆轉。

美歐企業銷售額「此消彼長」

SIPRI官方網站5日公布的新聞稿稱,全球軍工企業中,美國企業儘管銷售額略有下降,但仍然保持第一,西歐和俄羅斯企業的銷售額增加。該報道稱,2015年全年,世界最大的100家武器生產和軍事服務公司軍備銷售總額達到3707億美元。

報道稱,美國公司繼續在百強名單中占據重要地位,其總銷售額達到了2097億美元。與2014年相比,2015年的100強中美國公司的武器出口額降低了2.9%,這是連續第五年降低。

美國公司的武器銷售受到美國軍費減少、主要武器系統拖延以及美元增值的制約,這對武器外銷都有消極影響。不過,洛克希德·馬丁公司仍然保持世界第一武器生產商的地位,波音公司排名第二。

相對於2014年,西歐企業的銷售額增加了6.6%,軍備銷售額達到了957億美元。報道稱,6家法國企業的軍售總額達到了214億美元,比2014年增加13.1%。

2015年的大宗武器出口,例如向埃及和卡達出口提升了法國軍火企業的銷售業績。達索集團更是有67.5%的巨幅增長。

11家俄羅斯企業進入百強名單,其銷售總額達到301億美元,占2015年百強公司銷售總額的8.1%,相對於2014年增加了6.2%。其中,防空飛彈公司仍然是俄羅斯的賺錢大戶。金剛石-安泰排名第13。

總體來看,俄羅斯公司的排名比2014年有所降低。聯合航空製造集團公司未保住2014年的14名,今年排第17。俄羅斯聯合造船公司從15名跌至19名,俄直升機公司從24名降至25名。

中國兩巨頭能擠進十強

在亞洲方面,日本、韓國、印度、以色列等國都有公司進入榜單。韓國的軍工企業無疑是黑馬。報告稱,韓國公司的銷售額增加了31.7%。

「所有的韓國公司在2015年的銷售額都有所增加,反映了它們滿足韓國軍隊需求以及在國際市場上的勁頭。」相對於2014年,印度公司銷售額增加了9.3%。

此次沒有中國軍工企業入圍百強名單,但並非因為中國軍工企業銷售額低。《環球時報》記者從SIPRI官方網站上獲得的報告原文特彆強調,由於SIPRI缺少足夠數據對中國軍備貿易進行可靠的評估,因此中國企業並沒有出現在軍工百強名單中。

不過報告稱,10家主要的中國國有大型聯合公司的一些信息可供利用,這些企業是中國軍事工業的骨幹。基於對整體工業的描述以及對部分公司的有限信息的評估,至少其中9家公司幾乎肯定能進入百強名單。

這其中,有4到6家企業很可能進入20強名單,其中兩家公司(包括飛機生產商中航工業集團和地面系統生產商北方工業公司)或許能擠進10強。

報告稱,在2000年到2015年間,中國的軍費增長了超過5倍,而且中國致力於發展本國的軍事工業。此外,中國的武器出口在過去10年大幅度增加。

世界軍火貿易或迎來新增長

據報告介紹,SIPRI武器工業資料庫創立於1989年。從1990年起,SIPRI一直公布全球100家最大的武器生產商的武器貿易數據,軍備交易被定義為向軍方客戶出售軍事貨物和服務,包括向本國用戶和國外用戶銷售。

SIPRI的新聞稿稱,百強名單中武器及軍事服務公司的銷售額已經連續5年下降。然而,2015年度僅下降0.6個百分點,這微小的降幅可能發出一個信號,2011年起一直下跌的國際軍火市場可能會出現反轉。

中國專家表示,美國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世界軍備貿易的走向。美軍是世界第一大軍費支出方,美國的防務企業銷售額占到了百強企業銷售總額的將近6成。

前些年世界軍備貿易額下降與美國從阿富汗和伊拉克撤軍,軍費降低有很大關係,特朗普號稱將「重整軍備」,美軍火商很可能借力在貿易額上衝擊新高。而美國的舉動也可能在世界範圍內引發一系列的連鎖反應。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5/node1364209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