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來源: 南部戰區
11月下旬,一名南沙守礁戰士突發疾病,被緊急送往永暑礁醫院,經及時搶救,轉危為安。
如今的南沙綠意盎然(張大賓 攝)
11月下旬,一名南沙守礁戰士突發疾病,被緊急送往永暑礁醫院,經及時搶救,轉危為安。據了解,永暑礁醫院按二級甲等醫院標準建設,開設綜合內科、綜合外科等10餘個專業科室,還配備了急診處置室、搶救室、急診藥房等功能單元。今年7月,隨著這所具備綜合性醫療和現代化急救設施的醫院開診,南沙守礁官兵看病難的問題得到緩解。
永暑礁中心醫院啟用儀式(張大賓 攝)
這只是南沙建設發展的一個縮影。近年來,南沙島礁建設日新月異:永暑礁、美濟礁、渚碧礁機場民航校驗試飛成功,守礁官兵家屬首次搭乘民航客機前往南沙探親;華陽礁、赤瓜礁、渚碧礁、永暑礁、美濟礁上5座大型現代化燈塔依水而立,為過往中外船舶導航,南沙航行更加安全;海水淡化、垃圾處理、海洋生態保護等20多項課題研究同步推進,逐步實現污染零排放;太陽能發電裝置落戶各礁,南沙的夜晚「星光點點」。
永暑礁醫院啟用,官兵足不出南沙就可以看病(張大賓 攝)
南沙島礁地處赤道邊緣,高鹽、高濕、高溫的環境讓這裡一度被視為「海上生命禁區」。在艱苦惡劣的環境下,一代代「南沙衛士」用青春、熱血踐行忠誠使命。駐守之初,官兵在風浪中用竹竿、牛毛氈建造起第一代「高腳屋」,每逢風雨季節,「高腳屋」便成為海上「貓耳洞」。為增強營房穩定性,官兵用鐵管、鐵皮建造了第二代「高腳屋」,然而鐵皮包裹的營房難抵太陽暴曬,屋內酷熱難耐,舒適度不高。如今,鋼筋水泥打造的永久性「高腳屋」建成,終於解決了官兵的住宿難題。
守礁 官兵栽種樹苗(張大賓 攝)
與此同時,南沙官兵的守礁條件也得到極大改善。一棟棟現代化營房拔地而起,宿舍里空調、電視、洗衣機等電器一應俱全,4G信號全面覆蓋,官兵擁有了屬於自己的訓練場、籃球場和足球場。隨著島礁綠化面積進一步擴大,昔日荒蕪的「海上戈壁」正在變成美麗的「海上花園」。據了解,南沙島礁目前種植有熱帶植物150多萬株、草坪22萬平方米,引來上千海鳥上礁棲息,島礁生態系統正加速形成。
一起種太陽花(張大賓 攝)
夜幕下,海風輕拂南沙座座礁盤。守礁官兵有的在球場上揮灑汗水,有的用手機與家人、朋友通話,有的上網瀏覽各類新聞資訊……碧波蕩漾的南海上燈火閃亮,照亮了「南沙衛士」豐富多彩的守礁生活。赤瓜礁守備隊槍炮班班長寇志林對記者說:「守礁條件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我們肩上的職責和使命卻永遠不變!」
守礁官兵和企業員工在新建的足球場上舉行「八一」足球友誼賽(張大賓 攝)
一路走來,感謝有您!
校 對:王 豪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5/node1363561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