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內容提要:在美國和俄羅斯新的一輪軍事對抗當中,對兩個超級大國來講誰掌握更多的籌碼誰就能夠贏得未來的勝利,但是這種勝利是相對的伴隨著一方的失敗世界格局將發生重大改變。美俄軍事對抗加劇首當其中影響的是北約的未來走向,伴隨著美國新一屆特朗普政府的上台,北約各國紛紛意識到與美軍的軍事同盟關係將徹底改變,歐洲各國逼不得已在歐盟的基礎上準備重建完全自主化、沒有美軍參與的防務體系。
俄宣布在日本北部部署「棱堡」超音速岸防飛彈
不僅僅是北約嚴重受到俄羅斯的牽制,俄《衛星網》11月23日曝光了俄軍在太平洋的一次軍事調動,而這次調動讓處在美軍重返亞太中心漩渦的日本感到非常緊張。俄羅斯總統新聞秘書德米特里·佩斯科夫向記者表示,俄羅斯官方已經確認在千島群島部署飛彈防禦系統,這是為了在隨後的普京訪問日本做出前哨準備。
據悉,部署在千島群島的是俄制「棱堡」和「舞會」岸防飛彈系統,這兩種先進的岸艦飛彈系統將主要用於保護俄羅斯的軍事安全設施和居民區。武器裝備專家指出,「棱堡」是當今世界最高效強大的岸防飛彈系統,可運用「縞瑪瑙」超音速飛彈在300至500千米以外摧毀敵方艦艇和地面目標。裝備KH-35飛彈的「舞會」飛彈系統可在大約300千米以外對敵方地面和水面目標實施打擊。
據俄羅斯《消息報》報道稱「棱堡」作為俄軍最新技術裝備之一,首次「亮相」是在安德烈·孔德拉紹夫拍攝的紀錄片《克里米亞·回歸祖國之路》中。俄總統普京在評價它時不無驕傲地宣稱:「這種武器誰都沒有。」他解釋說。
軍事評論員符義鵬指出,這種武器在俄羅斯國內也有大範圍的裝備,這一次部署在太平洋尚屬首次,很明顯,俄羅斯非常擅長這種亮肌肉的做法,主要是為俄總統普京12月訪問日本做好強硬的軍事籌碼。就這一點,日本是對俄羅斯毫無辦法,按照「棱堡」飛彈的射程對於日本本土來講都是很大的威脅,再加上現在美國方面對日本的態度還不夠清晰,這讓日本陷入了兩難的境地。
普京果斷又向北約插入兩把鋼刀
俄羅斯面對領土紛爭問題並不將其作為「問題」來看,更擅長的是將俄羅斯的軍事裝備直接壓境俄戰略需要的地區,這成為軍事列強的一貫做法。俄羅斯不僅僅是在日本,在歐洲這種手段也是屢試不爽。
2016年10月俄羅斯將能夠攜帶核彈頭的「伊斯坎德爾」飛彈部署到了與北約最近的前沿基地加里寧格勒。值得注意的是加里寧格勒的地理位置尤為特殊,作為俄羅斯最西邊的一塊領土,該地區鄰近波羅的海,東起但澤灣,南至布勞恩斯堡和戈爾達普,與立陶宛、波蘭共和國和東普魯士接壤。
加里寧格勒雖然地方非常小,但是它就像是插進北約國家的一把尖刀,如果在這裡部署飛彈對於整個北約來講都是非常具有威懾力的,這也是為何波蘭外長瓦什奇科夫斯基十分害怕的原因,他指出俄羅斯在這裡部署飛彈是對北約活動作出最有力量的回應。
普京的軍事戰略評估機構指出,正是因為「棱堡」的存在,美國和北約才不敢冒險將軍艦開進黑海。這些系統出現在敘利亞軍中也防止了美國和北約艦隊干涉該國內戰。由於擔心被現代化防空系統都束手無策的武器攻擊,五角大樓和北約均未冒險向敘海岸派遣航母。
俄軍事戰略徹底嶄露:全球軍事存在拉網
通過在太平洋、北約直接部署飛彈,俄羅斯成功實現了地跨整個亞歐大陸的戰略計劃,表面上這些只是單一的個體完成對既定目標的威懾,但是從全球範圍來看,俄羅斯正在織一張全球戰略大網,而美國在冷戰之後的全球影響力正在隨著俄羅斯的加入位置越來越狹小。
軍事評論員符義鵬指出,【在中東】傳統老牌的美國和北約隨著俄羅斯北冰洋艦隊和黑海艦隊的急速靠攏形成軍事對壘,一個強大的俄羅斯海軍應付地中海各國來說是易如反掌,很久以前西方國家判定俄羅斯將也會陷入中東亂局的說法並沒有實現,俄羅斯重返中東和美國的中東戰略截然不同,畢竟這裡以前都是蘇聯的領土。
【在南美、在太平洋】俄羅斯國防部發言人前不久就表示,俄海軍正在計劃重新開啟在越南、泰國等亞太地區關閉的軍事基地,並且正在與古巴接觸重新展開在軍事裝備方面的合作,這可以收在太平洋和大西洋的兩端正在拉出又一張軍事大網,俄羅斯軍事力量全球化已經開啟。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