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4日,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公司貴州航空工業集團(簡稱:貴飛)發布的一篇關於本年度情況的報告文字中提到了一個非常關鍵的機型;這一機型涉及到中國航空母艦的未來發展情況,其型號被大家稱為「海山鷹」,軍方型號」教練-9G「。而「海山鷹」實際上是作為殲-7戰鬥機的深度改進型號發展而來的。
為何最終上艦的教練機是JL-9G"海山鷹"教練機 而不是呼聲最高的L-15?
從外觀上來看,JL-9G"海山鷹"教練機相對於空軍的JL-9型有了一定的外觀變化最顯著的就是採用DSI進氣道,提升了進氣效率,更有效整合氣流。同時,採用了更結實耐用的梯形機翼替換了殲-7E以後一直使用的雙三角翼,配合複雜的前緣機動襟翼更有效的提升低速性能。並且整個機體重量居信增加大到了11噸這個級別,顯示出結構重量上的大幅增強。其展示出來的尾鉤也驗證了JL-9G"海山鷹"教練機,起碼瞄準了艦載教練機的訓練方面。同時,在中國北方的航母訓練基地,也展示了有紅白塗裝的JL-9G"海山鷹"教練機正在擔負艦載戰鬥機飛行員的訓練工作。並且我們還可以看到在貴飛公布的JL-9"山鷹"教練機系列宣傳片中,赫然發現JL-9G"海山鷹"教練機從陸基滑躍甲板上起飛的畫面,這都說明:中國航母訓練部隊已經選擇了JL-9G"海山鷹"教練機作為自己的艦載教練機。這讓人不禁非常好奇,因為長期以來呼聲最高的上艦機型是L-15(JL-10)「獵鷹」雙發高級教練機,怎麼中國海軍會選擇一款單發教練機作為自己航母艦載機部隊飛行員的培訓工作呢?
(體會下艦載機飛行員著艦時刻 這需要相當嚴格而又準確的訓練才可以)
長期以來關於中國航母艦載教練機一直是個爭議點,實際上來說艦載戰鬥機飛行員才是制約航母的戰鬥力的關鍵。一般來說,一架艦載機要配屬1.3到1.5個飛行員才可以確保滿勤出動,以中國殲-15戰鬥機為例,一個飛行員一天做多也就飛4個起落就會達到身體的極限。所以航母戰鬥機飛行員比飛機更為寶貴,也更難訓練。艦載戰鬥機的飛行員培訓工作,是一個非常系統而且繁瑣的工作,最主要的問題是由於航母甲板上面空間有限,飛機所要進行的動作反而更多更迅速,並且操作習慣跟陸地飛行習慣相差非常大。可以這麼說,如果飛行員在進入角度上略有1偏差°,可能會導致你最終鉤不上最後一道阻攔索,這就是一個非常嚴重的問題,只能加油門觸艦復飛。
中國需要確立一套成熟的從初級到高級的艦載機飛行員模式 而不是急造殲-15戰機
在早先新聞的採訪當中,我們也可以看到,中國的艦載戰鬥機飛行員培訓工作已經完全由中國人自行完成。但是這並不代表中國已經形成了從基礎飛行員培養到最終上艦的全系列過程。從目前來看,中國航母艦載機飛行員仍然是,先從空軍和海航部隊中抽調,再到海軍培訓上艦的「王牌飛行員」培訓模式。被挑選的飛行員,至少具有1200小時左右的飛行小時數,這已經是相當頂尖,甚至是各個部隊的絕對尖子飛行員才能達到的飛行標準。而這並不有利於中國未來長期航母艦載戰鬥機的培訓工作。因此,我們現在需要的是一款皮實耐操,能夠為初級學員提供代飛訓練教練機。
就此來看,JL-9G"海山鷹"教練機算是我們目前吃的最透,能夠改進最為方便的一款兼具教練和戰鬥的機型。而且通過這款戰機上進行深刻改進,下點狠功夫研製,也是最快能見到的效果的。在目前來看,JL-9G"海山鷹"教練機確保能夠適應新手」粗暴動作「的航母艦載機培訓需求。再就是JL-9G"海山鷹"教練機作為一款入門機型,在修整了氣動布局、改進了後艙教員視野、升級了航電系統後,使得其最終的飛行品質得以完善,JL-9G"海山鷹"教練機還是可以滿足目前5年內的訓練需求的。對於當前的中國海軍艦載機訓練來說,JL-9G"海山鷹"教練機用來進行初級入門還是相對來說可以滿足。
而且,未來中國海軍的艦載機飛行員需要一整套從苗子選拔、院校培養、陸基培訓、上艦培訓、最終放單飛的完整模式。所以,必然無法迴避新手的陸基訓練過程和初期上艦訓練。如果使用殲-15S雙座型來完成,不僅僅成本上極為高昂(殲-15的飛行小時飛行費用就是10萬起,而殲-7大約只有1/10),而且殲-15S目前產量也不大,主要都在生產殲-15單座型。並且由於殲-15未來要改進稱彈射起飛,所以,目前殲-15的生產線產能並未飽和,為未來的殲-15彈射型已經預留了一定的產能。所以,中國現在並不急著大規模製造殲-15戰鬥機,更突顯了我們現在的飛行員訓練工作的重要,所以貴飛如此抓緊生產JL-9G"海山鷹"教練機並做好的上艦測試準備。
美國海軍深知航母戰鬥力的關鍵是飛行員 所以人家也裝備了二代教練機
這一點是美國海軍也非常注重的點,美國海軍至少裝備了6個中隊的T-45型「蒼鷹」艦載教練機,而且最多曾經有3個中隊的T-45在航母上進行訓練。美國海軍深知,為了維繫龐大的航母戰鬥機隊伍,更需要比戰機更多的飛行員隊伍,艦載機飛行員才是航母戰鬥力的關鍵。
所以,對於中國海軍現在來說,JL-9G"海山鷹"教練機雖然只是二代機的底子,可能不是非常理想,但是對比美國的T-45和俄羅斯使用的蘇-25UTG來說,都足夠用。雖然很多人都希望L-15(JL-10)上艦,可由於上艦需要配備安裝加力發動機,AI-222-25F帶加力燃燒室的發動機烏克蘭方面顯然無法提供,而國產化的「岷山」的加力型號還在試驗中,因此,目前我們選擇的是JL-9G"海山鷹"教練機而不是JL-10「獵鷹」教練機來作為航母的訓練機。儘管跟大家預想的不太一樣,但是這是目前讓人等裝備最快的戰鬥力生成模式,如果海軍艦載四代戰鬥機還不確定,JL-9G"海山鷹"教練機可能要服役更長的時間作為專門艦載轉型教練機。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