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出雲號直升機航母真的比遼寧號先進?是高估還是看扁?

就在俄羅斯的「庫茲涅佐夫海軍上將」號航母奔赴地中海執行對敘利亞境內極端武裝勢力目標的打擊任務、中國的「遼寧」號航母首度公開高強度運作下的航空甲板艦載機停靠訓練照片之際,作為亞太地區的另一個海上力量強國的日本也沒有閒著。近日,日本海上自衛隊公布了一組「出雲」級直升機「航母」(嚴格意義應該叫直升機驅逐艦)的訓練照片,從照片中可見「出雲」號的甲板起飛點上同時停放有5架SH-60K反潛直升機,這也是「出雲」號首次展示高負荷甲板運作能力。

圖註:同時在飛行甲板上停靠5架SH-60K的「出雲」號

關於「出雲」號,國人有著太多的誤讀。一個最典型的誤讀就是過度高估日本的技術實力,認為「出雲」號具有改裝為輕型航母的潛力——頗為諷刺的是,這種論調不止在民間軍事愛好者中流傳,甚至一些軍事專家也抱有相同的觀點。而事實上,「出雲」號存在非常嚴重的先天設計不足,其機庫在設計時因未考慮對固定翼艦載機的支持問題而缺乏必要的設施設備,其前升降機的位置則恰好處在航空甲板中軸線前段(也就是短距起降戰鬥機的起飛點上),更要命的是「出雲」級的甲板強度極差,即使是起降MV-22一類的傾轉旋翼機都需要對起降區臨時鋪設隔熱材料進行加強,更遑論F-35B一類起飛重量和噴射氣流溫度極高的艦載戰鬥機。

如此一個以航母視角來看完全是「半吊子」的產物,如果強行改裝為輕型航母,且不論在面對以「遼寧」號一類大型航母為核心的航母戰鬥群時能有多大的生存幾率,即使是與同噸位的「加富爾」級輕型航母相比也是劣勢明顯。換句話說,如果日本確實希望獲得一艘航母,與其在「出雲」號上進行改造,還不如建造一艘同等級別的輕型航母或者從美國等國家直接購買航母更為划算。

當然,排除掉改造為輕型航母這個不合理選項,「出雲」號的實際作戰能力仍然是非常值得警惕的。如同日本海上自衛隊將其定義的「直升機驅逐艦」的名稱一樣,「出雲」號在設計上完全圍繞艦載直升機的運作進行設計。這種世界上載機數量最多的直升機母艦最多可同時搭載25架中型反潛直升機(機庫和飛行甲板同時達到最大負荷),這是一個非常可觀的數字——要知道,一架SH-60K出動一次就能夠對數百平方千米的範圍進行搜潛作業,如果同時出動6架(「出雲」級甲板所能同時運作直升機的最大數量)其搜索的海域面積簡直難以估量。日本海上自衛隊的主要競爭對手是中國海軍和俄羅斯海軍,這兩支海上力量都有著規模可觀的潛艇部隊,由此來看「出雲」級在設計上完全圍繞反潛這一主要任務展開,在戰時的反潛作戰能力也著實不容小覷。換言之,儘管「出雲」號不是航母也不可能成為航母,但僅就它本身的作戰能力而言,或許會成為比航母更難纏的角色。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5/node1343887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