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庫茲涅佐夫號航母上一架米格-29K戰鬥機墜海,飛行員跳傘逃生,據稱已經安全返回到俄軍艦艇上。
庫茲涅佐夫號航母正在敘利亞外海執行作戰任務。俄羅斯國防部稱這架米格-29K在降落時遇到困難,飛行員不得不彈射逃生,戰鬥機在距離航母十幾公里處墜海。飛行員落海後被營救人員救起,並送回航母。
俄羅斯國防部表示庫茲涅佐夫號航母戰鬥群並未停止作戰行動,戰鬥機依然在起降,飛往敘利亞。國防部還表示飛行員並未受傷,並將繼續執行作戰飛行任務。
這是俄羅斯海軍航母首次實戰任務,但米格-29K的墜毀給這次已經略顯尷尬的任務蒙上了一層陰影。
庫茲涅佐夫號航母是俄羅斯目前唯一一艘航母。在1990年代開始服役至今,該航母已經遭遇多種困難,包括蒸汽輪機動力系統時常失效停轉。鑒於這一原因,航母戰鬥群中編入了遠海拖船,以便搶救庫茲涅佐夫號。
米格-29K戰鬥機是目前庫茲涅佐夫號航母的主力戰鬥機。由於俄羅斯失去了研製、發展、製造蘇-33艦載戰鬥機的能力,庫茲涅佐夫號航母的蘇-33已經逐步退役,讓位給了印度海軍出資發展改進的米格-29K戰鬥機。這令俄羅斯航母艦載機部隊不得不從使用蘇-33K,改為使用米格-29K中型戰鬥機。後者飛行性能、載重量、航程均遠遠低於蘇-33K。這也使得中國航母艦載戰鬥機部隊變成了世界上唯一擁有重型艦載戰鬥機的單位,也就是遼寧號航母正在使用的殲-15戰鬥機。
艦載機航母起降,本身就是有著高風險的事情。美國航母艦載機部隊在經過約一百年的不斷努力後,已經將事故率降低到了相當低的水平。各種先進的安全設備與技術手段也不斷投入應用,幫助飛行員避開險情,甚至研發了即將投入使用的高精度全自動降落技術。
但即便如此,1980到2000年美軍依然發生了800多起艦載機A級事故,665人死亡。2014財年的狀況也不太好,發生14起A級事故(死亡、永久致殘或者經濟損失超過200萬美元的事故)。事故率數字目前為每十萬小時1.69起A級事故。據報道,三分之二的事故是艦載機飛行員失誤造成的,還有10%的事故涉及非飛行員的人為錯誤。
這次作戰任務中,庫茲涅佐夫號航母的動力系統不斷噴出滾滾濃煙,甚至連商業偵察衛星都可以拍到其噴出的遮天蔽日的煙霧。這讓外界極為懷疑俄羅斯海軍與這一航母本身的運轉狀況,據推測可能是燃料與發動機工作狀態不理想,導致大量噴煙,但俄海軍卻沒有能力或者資源在實施庫茲涅佐夫號航母第一次作戰任務之前解決相關問題。
應當肯定,在米格-29K戰鬥機墜海後,俄海軍艦載機部隊並未驚慌失措。航母指揮官阿塔莫諾夫已經向媒體表示戰鬥機仍在從航母上出發執行針對敘利亞的作戰任務,主要包括對地偵察等等。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5/node1341923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