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美國積極尋求建立全球彈道飛彈防禦系統,以期對他國形成絕對的軍事和戰略優勢。不過,美國媒體也承認,不論是當前還是在可預見的未來,假若爆發全球核戰爭,這些飛彈防禦系統都無法影響戰爭的結局。為此他們還列舉了幾種可以突破美國反導系統的武器。

這幾種武器包括高超音速滑翔器,太空核武器、洲際飛彈以及核魚雷。美國認為,目前已知的避開飛彈防禦系統的最先進的辦法就是,建造配有威力超強的核彈頭的自動無人器。蘇聯在冷戰時期考慮過這種方法,但當時的技術能力還達不到。2015年,據知俄羅斯在研發配有核反應堆的機器人「魚雷」,這種魚雷能夠突破美國的攔截,進而改變美俄之間的戰略平衡關係。那麼,事實情況究竟如何呢?

情況是這樣的,在2015年俄羅斯公布的一段視頻中,有人發現視頻圖像中泄露了一個「驚天大秘密」——俄羅斯正在研製一種可攜帶核彈頭的超遠程魚雷。據圖片顯示,這種被稱為「斯塔圖斯-6」魚雷是由位於聖彼得堡的紅寶石設計局研發,預計在2019年前完成研製工作。這種自行超級魚雷可以在水下1000米深以95千米/小時的速度航行,上面裝有核反應堆,其航程達到1萬千米,魚雷直徑1.5米,長度不明。

當今世界,論及戰略威懾能力,唯一能夠對美國構成對等威脅的就只有俄羅斯。因此,美國耗費巨資,歷經多年研製了反導防禦系統,該系統在東歐和阿拉斯加完成部署後,俄洲際彈道飛彈的威懾能力將大幅下降,這顯然不是俄羅斯所願意看到的。有鑒於此,俄羅斯一方面對東歐和美國進行外交和輿論攻勢,另一方面又通過部署「伊斯坎德爾」飛彈系統和各種具備突防能力的新型飛彈,來降低和抵消反導系統的作戰效能。從這個角度講,俄羅斯確實需要這種新式武器,它應該威力強大,同時又能繞過美國的各種攔截,實現可靠戰略威懾。它在水中行進,面向空中威脅的反導系統對它則無計可施。它的彈頭威力巨大,幾枚這樣的魚雷在敵方沿岸保障,就可以形成人造海嘯,從而摧毀美國人口稠密區和經濟發達地帶,消滅1.5-2億人口。

不過,如果這種魚雷像外界說的那樣,自身航程可達1萬千米,那麼作為動力源的小型核反應堆即便再壓縮,恐怕也不是區區1.5米的直徑所能容納下的。如果說把它作為核潛艇的武器系統,由核潛艇來攜帶並發射,那麼俄羅斯必須對現役潛艇的魚雷發射系統進行重新設計和改進。然而,「斯塔圖斯-6」即便以95千米/小時的航速,要航行1萬千米也需要5晝夜。就算靠近美國的地方發射,航程至少也要3000-4000千米,航行時間也不少於2晝夜。在這個過程中,美國水下反潛系統將有足夠的時間對其進行攔截。因此,對俄羅斯研發這種核魚雷最合理的解釋就是,它很可能是裝備到潛艇上用來打擊敵人航母的。

大家都知道,中國擁有很多反艦武器,其中DF-21D更是被認為是「航母殺手」。不過,俄羅斯的這種核魚雷在打航母方面可能較東風-21D還有過之而無不及。因為,這種1億噸當量的核魚雷,即使在航母周圍爆炸也可以瞬間毀滅整個美軍航母艦隊。然而,以俄現有的技術和經濟實力,要成功研發這種核魚雷卻絕非易事。不過,這似乎為我們提了一個醒,要維持戰略平衡,就要在武器創新上下功夫。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