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研射程3千公里隱身巡航飛彈 可以從福建打到去關島

國際頭條| 2016-11-15| 檢舉

航空工業是系統工程,很多人並不理解這一點,尤其是那些說「發動機才是核心」,把其他技術當做「造個殼子有什麼難」的人,不是別有用心就是沒有基本常識。

殲-20優秀的飛控和氣動特性已經奠定了作為優秀五代戰鬥機的基礎,也容留了足夠的改進冗餘度,執著於一兩項分系統而否定了在其他方面中國航空人的巨大進步,未免有些顧此失彼

正是因為航空工業系統工程的特性,在本屆航展上, 我們可以看到不少展品,背後能夠透露出一些「小秘密」。

比如,中航工業發動機展廳里的「1600kw渦軸發動機」,其實就是直-20的發動機,可算是直-20在珠海航展上除了模型外首次展示的部分「真傢伙」。

1600千瓦級渦軸發動機,與美國T700發動機最新改型相當

再比如,航天科技展廳里,「躲」在CH-4無人機下面的無名飛翼無人機模型。很可能就是「彩虹」家族下一代的「旗艦」機型的概念模型。

「彩虹4」機翼下的神秘飛翼

本屆航展上,還有一些值得注意的東西。例如,「雲影」無人機,該機在飛行性能上領先於絕大部分目前國際市場上出現的無人機,該機採用的渦噴-11C發動機具備較低的高空耗油率,在14000米高度可以620公里/小時速度飛行6小時,推力是10KN級。這已經是非常驚人的性能。

據介紹,「雲影」無人機具備自主攻擊能力,必要時它就是一個「超遠程超重型巡航飛彈」……

但如果我們回想一下,就會想起該機還有個「兄弟」,就是採用兩台5kN級推力的渦扇發動機的「風影」。由於採用渦扇發動機,該機的續航時間,尤其是中低空續航時間應該至少不弱於「雲影」,航程起碼不會低於「雲影」3600千米的水平。

在2014年航展上展出的風影無人機模型

對比一下國內外類似發動機,我們就會知道5kN級小渦扇可不簡單。

美國隱身巡航飛彈AGM-129上所採用的威廉士F112-WR100型渦輪風扇發動機推力就是這個級別。

AGM-129飛彈作為一種和F-22一樣,領先當時中國俄羅斯同類裝備一代的飛彈,在2007年被時任美國防部長蓋茨給砍掉了……即使美軍當時曾計劃將庫存的460枚該型飛彈延壽到2030年。所以,大家不要光為F-22停產感謝蓋茨先生,別忘了還有AGM-129呢。

AGM-129飛彈重量為1300公斤,射程高達3700千米,飛行速度800公里/小時。該飛彈採用了紅外和雷達隱身設計,這主要是考慮要突破當時蘇聯米格-29、米格-31和蘇-27這些具備較強下視下射能力戰鬥機的攔截,在當時的條件下,AGM-86空射巡航飛彈已經難以突破這種攔截。

美國AGM-129巡航飛彈,該飛彈具備高度隱身特性,射程高達3700公里,是很難應付的對手

正是因為蓋茨先生當時對中國發展速度的低估,美國至今只能繼續使用早在80年代就已經難以突破蘇聯防空網——更別說今天中國防空系統的AGM-86和BGM-109「戰斧」飛彈,而原本被解放軍視為重要威脅,專門研究過對抗措施的AGM-129飛彈在2012年就被全部拆毀了……

與AGM-129這種射程超遠的隱身巡航飛彈相比,美國後來熱衷的較為廉價的AGM-158 JASSM就弱得多了,該飛彈採用的是「魚叉」系列的渦輪噴氣式發動機,射程就只有幾百公里,B-52要想掛著JASSM來襲擊我國本土,就肯定要暴露在我軍截擊機攔截範圍內,都不一定能把飛彈發射出來。所以,美國空軍現在又想開始研製LRSO,新一代巡航飛彈,不過這就好像重新生產F-22一樣,先過了國會無盡的扯皮再說吧——不知道川普上台後這個項目是不是能順利過關。

今天,AGM-129已經死了4年,但解放軍已經具備了研製類似AGM-129巡航飛彈的條件,真是風水輪流轉了。

一方面,是我們前面提到的,其實「雲影」和「風影」無人機完全可以視為是「放大」的「隱身巡航飛彈」。

根據這兩種無人機表現的性能,我們可以推測, 解放軍可能研製一種射程3000多公里,具備強大隱身性能,飛行速度達到高亞音速的巡航飛彈。其基本性能可以參考AGM-129。不過考慮到那種飛彈是80年代期間開始發展的,幾十年的技術進步,解放軍新型巡航飛彈的制導精度、隱身效能、「智能化」程度,都只可能比AGM-129更先進。

射程3000多公里的隱身巡航飛彈意味著什麼?

大家在谷歌地圖上隨意一量就明白了,這個射程足以從福建發射,直接打到關島,而高度隱身特性意味著較高的突防率。

相比之下,我們現在要用巡航飛彈打關島的話,需要轟-6K、驅逐艦或者093B核潛艇前出到菲律賓以東洋面才行,且不論這肯定會遭到美軍的抗擊,長劍-10飛彈本身在海上飛行時也是較容易被攔截的目標,關島的幾十架F-15可不是假的。這樣層層抗擊下來,最後的效果就難說了。

當然,解放軍版先進巡航飛彈會是什麼樣子,現在我們還不可能知道。畢竟我們只是通過發動機、隱身材料和現有飛彈的一些信息來「管中窺豹」而已。

在生產車間內組裝的長劍-10飛彈

俄羅斯Kh-101飛彈也採用了隱身設計,重量達到2-2.4噸,射程更是傳說高達5000公里,該彈在去年首次在敘利亞進行實戰

Kh-101飛彈相比早先的Kh-55及其各種改型主要的特點就是發動機不再採用懸吊式設計,因為推力大了,可以採用內埋式設計了,由此全面改善了隱身性能,可見發動機對於巡航飛彈設計的重要性

合理的推測包括:在現有「長劍-10」或「東風-10」飛彈基礎上研製的改進型,類似俄羅斯Kh-55到Kh-101那樣。也可能全新研製,那樣的飛彈可能具備更好的隱身特性,不過可能成本較高。其實如果採用更先進的渦扇發動機(例如北航研製的10Kn級的11F渦扇發動機),甚至可以考慮研製巡航速度超過聲速的遠程巡航飛彈,當然,那樣研製的工作量就更大了,價格也更高,當然相應突防效果也會更好。

退一萬步說,光是為了實現打關島的目標的話,我們直接把「雲影」無人機改成巡航飛彈便是,射程3600公里,彈頭重量近1噸……至於飛行高度較高(14000米)的問題,可以通過隱身來彌補——作為巡航飛彈的話沒有外掛,隱身性當然還能提升。這樣一種「超級巡航飛彈」……想想也是很帶感啊。當然,筆者提醒,這是和某視頻里提出的「山貓旅」一樣的「腦洞」罷了,萬勿當真。要是有媒體轉載的時候把標題改為:「『雲影』實為解放軍超級巡航飛彈」,那可是和筆者無關哦。

其實,上面的「小秘密」還只是珠海航展上琳琅滿目的展品中透露的一個小方面,今日中國作為世界級製造業大國和世界級創新型國家,能夠開發的「秘密武器」還多著呢,我們以後等著瞧吧。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5/node1341679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