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俄軍航母士兵曝光俄羅斯海軍航母「庫茲涅佐夫海軍元帥」號水兵與鍋爐合影,照片中可以看到俄羅斯航母鍋爐維護狀態極差,管線老化凌亂,環境髒亂不堪,難以想像這居然是俄軍最重要戰艦上的景象。
庫茲涅佐夫輪機艙
而中國海軍遼寧艦的前身是庫茲涅佐夫級航空母艦的第二艘;首艦即為庫茲涅佐夫號。這一級航母是原蘇聯的第三代航母。外形、長度、寬度、排水量和內部等兩者沒有大差異。
遼寧艦輪機艙
我國得到遼寧艦前身瓦良格號的空殼後,對其內部的構造和結構進行了仔細的研究後動員全國的力量,對繼建瓦良格號所需要的設備、技術等進行了一次摸底。在各種條件充分具備的情況下,於2005年開始了正式的繼建的工程。
原設計7層甲板、3800個艙室,容納1900名艦員、17架固定翼戰鬥機和17架直升機。遼寧號航母調整了內部艙室結構和艦內油料裝載量,滿載排水量增加了6000多噸,採用總段模塊化建造方法,
兩艦內部細節對比
全艦共由1059個建造分段及安裝單元組成,比庫茲涅佐夫號減少了35%,各種大型機械都是以整機機組的方式進入艦內安裝的,設備的完好率、安裝及與艦內系統集成的能力都有了很大提高。
整潔乾淨的中國航母
而近日,遼寧艦從青島某軍港解纜起航,再次赴相關海域開展例行訓練和科研試驗。央視在報道遼寧艦高級士官時大量的公開了遼寧艦內部畫面,畫面中遼寧艦十分的整潔有序,表明官兵們維護十分的到位。
可以說遼寧艦從服役一開始就嚴格遵循使用規範,沒有出現俄羅斯海軍航母在那樣缺乏維護、管理混亂的運行情況。按照中國海軍一貫對現役裝備嚴格而優秀的維護保養看,日常的維護和定期的進廠修理十分的到位,
官兵們經常保養
可以肯定官兵們經常對動力等各類系統進行了全面檢修保養。
軍艦要正常發揮戰鬥力,除了依靠出廠狀態的先進性能外,最重要的就是常備不懈的日常保養。
軍艦戰力不僅是靠先進性能
21世紀的技術條件下,日常保養工作依然需要全艦官兵齊心協力進行。一艘戰艦的保養狀況,與該艦水兵的精神狀態完全一致,良好的維護將使裝備發揮了最大的效能,這樣在關鍵時刻才能「不掉鏈子」。
絕對沒見過:遼寧艦突然射了一發飛彈
在遼寧艦上,有這樣一個群體,他們平均年齡39歲,平均兵齡20年,分布在艦上各個專業,累計參與完成450多次重大任務,幾乎每個人都獲得過軍級以上單位的表彰獎勵。
6年多來,他們紮根在航母的各個戰位上,全程見證了我國首艘航母從「船能動」到「機上艦」的每一次突破,親歷了航母建設起步的艱辛,感受了航母交接入列的榮光,品味著屬於中國航母人自己的成功和自豪。他們就是遼寧艦高級士官群體。
遼寧艦機電部門45歲「高齡」、還有4年就退休的一級軍士長劉德波,2009年已經是福州艦上僅有的3名高級士官之一。可航母夢像是有巨大的魔力,他暗下決心:一定要登上航母,為海軍走向深藍再做新貢獻。安慰好妻子,告別戰友,老兵劉德波成了航母上的一名「新兵
遼寧艦戰士中兵齡最長、年齡最長、資歷最老的阮萬林,三次獲得全軍士官優秀人才獎,本來可以在驅逐艦支隊干到退休的他,非要到航母上追夢。現在,經他親手點撥過的徒弟,都已成了航母上的班長、區隊長。
2009年,當這群來自各部隊的尖子骨幹,第一次仰視當時還在施工的航母。20多層高樓般的甲板,3600多個艙室,迷宮樣的通道,兩萬多台套裝設備,上萬公里長的管路和線路,就這樣擺在了他們面前。少的可憐的圖紙和技術資料,基本沒有經驗可循,一份沉甸甸的責任無形中壓在了他們肩上。
2012年殲15戰機成功放飛,起飛助理那帥氣的航母Style引發了國人的瘋狂模仿。直接放飛戰機的是二級軍士長、起飛系統區隊長張乃剛。為了優化、驗證、完善艦載機起飛保障流程,他帶領小組進行了數千次的推演,精準確定了放飛人員的就位位置、撤出路線、手勢動作等一套起飛保障流程。
戰機放飛前提是安全著艦。三級軍士長、阻攔系統區隊長繆林海的職責就是要「拖戰機的後腿」,確保阻攔索把戰機牢靠鉤住。這在人民海軍史上是一個全新的專業。繆林海從數千次訓練數據中摸索規律,使艦載機回收保障時間縮短到當初的五分之一,應急更換阻攔索時間縮為之前的四分之一。
2015年6月,遼寧艦第一次實射飛彈在即。作為飛彈部門區隊長,從事飛彈工作20多年的三級軍士長崔玉曉就敢拍著胸脯打保票!
兩天後,黃海某海域,崔玉曉果斷按下發射按鈕,第一次打擊空中移動目標,便全部命中。
二級軍士長翟國成是遼寧艦上有名的「發明家」。這位擁有3項國家專利,10餘項研究成果的老兵,發明的開蓋扳手被一位將軍命名為「翟國成扳手」,知名度很高。
遼寧艦的原始電網運行模式過於單一,備航時間長。曾兩次出國接艦的一級軍士長王丕軍在3個月內硬是手繪了一整套新的電力系統綜合組網運行圖。軍工企業第一時間登門向王丕軍請教,並據此改變了電力系統運行組網設計,全艦備航時間大幅降低!對信息化戰爭而言這段時間足可改變一切!
航母飛行甲板人稱「世界上最危險的45英畝」。一旦出不測,艦面保障人員需要第一時間進行高效救援。三級軍士長韓曉波經反覆推演,歷經半年,帶領分隊探索出了「8」字形路線、「S」形路線、側方位移庫、「回」字形路線、「十」字形轉運路線等多項訓練模式,大大提高了轉運效率。
建設航母對中國人來說可以算是幾乎空白的課題,有無數未知的領域需要航母人去研究、摸索、實踐。
這些老兵就像是航母戰鬥力生成的「加速器」,遼寧艦入列不到兩個月,就成功實現了殲-15艦載戰鬥機首次阻攔著艦和滑躍起飛,不到3年就形成了航母艦載機綜合保障能力,磨礪了航母戰鬥力的刀鋒。
殲15艦載機正在掛載飛彈。
遼寧艦,共和國第一艘航母。在這裡能聽到大海雄渾的濤聲、嘹亮的軍歌和戰鷹的轟鳴。
殲15艦載機集體亮相航母甲板。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