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遼寧艦上,有這樣一個群體,他們平均年齡39歲,平均兵齡20年,分布在艦上各個專業,累計參與完成450多次重大任務,幾乎每個人都獲得過軍級以上單位的表彰獎勵。6年多來,他們紮根在航母的各個戰位上,全程見證了我國首艘航母從「船能動」到「機上艦」的每一次突破,親歷了航母建設起步的艱辛,感受了航母交接入列的榮光,品味著屬於中國航母人自己的成功和自豪。
他們就是遼寧艦高級士官群體。
致敬!那些未曾曝光的航母龍骨
奔跑吧,追夢「少年」About Dream
這群高級士官當中近一半的人先後在海軍三種型號以上艦艇服役,但是,當共和國第一支航母部隊吹響集結號的時候,他們收拾起簡單的行囊,吻別已經獨自操勞多年的愛人和年幼的孩子,追逐著參軍時「當海軍、上大船」的夢想,他們集結在了航母部隊的旗幟下。
遼寧艦機電部門 劉德波
遼寧艦機電部門45歲「高齡」、還有4年就退休的一級軍士長劉德波,2009年已經是福州艦上僅有的3名高級士官之一。可「航母夢」像是有巨大的魔力,他暗下決心:一定要登上航母,為海軍走向深藍再做新貢獻。安慰好妻子,告別戰友,老兵劉德波成了航母上的一名「新兵」。
遼寧艦機電部門 阮萬林
遼寧艦戰士中兵齡最長、年齡最長、資歷最老的阮萬林,三次獲得全軍士官優秀人才獎,本來可以在驅逐艦支隊干到退休的他,非要到航母上追夢。現在,經他親手點撥過的徒弟,都已成了航母上的班長、區隊長。
只因,老兵的執著About Persistence當2009年冬,當這群來自各部隊的尖子骨幹,第一次站在大連造船廠的碼頭,仰視著當時還在施工、如山般巍峨的航母的時候,心裡是前所未有的激動和沉甸甸的壓力。20多層高樓般的甲板,3600多個艙室,迷宮一樣的通道,兩萬多台套裝設備,上萬公里長的管路和線路,就這樣擺在了他們面前。少的可憐的圖紙和技術資料,基本沒有經驗可循的現狀,一份沉甸甸的責任無形中壓在了每個老兵的肩上。
從高聳的艦島到寬闊的飛行甲板,從寬大的機庫到水線以下的機艙,整支部隊,每一名老兵都像上滿發條的機器,高速地運轉起來。」
遼寧艦航空部門 張乃剛
2012年11月,殲-15戰機成功放飛,起飛助理那帥氣的「凌空一指」,引發了國人對「航母Style」的瘋狂模仿。其實,直接放飛戰機的是位於航母甲板上戰機另一側的二級軍士長、起飛系統區隊長張乃剛。為了優化、驗證、完善艦載機起飛保障流程,他帶領放飛小組進行了數千次的推演,精準確定了放飛人員的就位位置、撤出路線、手勢動作等一套起飛保障流程。正是他蜻蜓點水般的按下放飛按鈕,戰機才如脫弦之箭,完成沖天一躍。
遼寧艦航空部門 繆林海
戰機放飛,前提是安全著艦。三級軍士長、阻攔系統區隊長繆林海的職責就是要「拖住戰機的後腿」,確保阻攔索把戰機牢靠鉤住。這在人民海軍歷史上是一個全新的專業。繆林海從數千次訓練數據中摸索規律,使艦載機回收保障時間縮短到當初的五分之一,應急更換阻攔索時間縮短為之前的四分之一。
遼寧艦武器部門 崔玉曉
2015年6月,遼寧艦第一次實射飛彈在即。作為飛彈部門區隊長,從事飛彈工作20多年的三級軍士長崔玉曉就敢拍著胸脯打保票!兩天後,黃海某海域,崔玉曉果斷按下發射按鈕,第一次打擊空中移動目標,便全部命中。
創新,永不停歇About Innovation建設航母對中國人來說可以算是幾乎空白的課題,有無數未知的領域需要航母人去研究、摸索、實踐。
這些老兵就像是航母戰鬥力生成的「加速器」,遼寧艦入列不到兩個月,就成功實現了殲-15艦載戰鬥機首次阻攔著艦和滑躍起飛,不到3年就形成了航母艦載機綜合保障能力,磨礪了航母戰鬥力的刀鋒。」
遼寧艦航空部門 翟國成
二級軍士長翟國成是遼寧艦上有名的「發明家」。這位擁有3項國家專利,10餘項研究成果的老兵,發明的開蓋扳手被一位將軍命名為「翟國成扳手」,知名度很高。
遼寧艦機電部門 王丕軍
遼寧艦的原始電網運行模式過於單一,備航時間較長。曾兩次出國接艦的一級軍士長王丕軍在3個月內硬是手工繪製了一整套新的電力系統綜合組網運行圖。聞此喜訊,軍工企業第一時間登門向王丕軍請教,並據此改變了電力系統運行組網設計,全艦備航時間大幅降低!對於信息化戰爭而言,這段時間足可以改變一切!
遼寧艦航空部門 韓曉波
航母飛行甲板,人稱「世界上最危險的45英畝」。一旦出現不測,艦面保障人員需要第一時間進行高效救援。三級軍士長韓曉波經過反覆推演,歷經半年時間,帶領分隊探索出了「8」字形路線、「S」形路線、側方位移庫、「回」字形路線、「十」字形轉運路線等多項訓練模式,大大提高了轉運效率,實現與實戰環境下緊急救援的「零距離」。
遼寧艦,共和國第一艘航母。
在這裡能聽到大海雄渾的濤聲、嘹亮的軍歌和戰鷹的轟鳴;在這裡能看到蔚藍的天空和壯闊的航跡;在這裡能感受到人民海軍向前進的雷霆偉力,還有共和國航母水兵「永遠忠誠、永爭第一」的赤膽忠魂。敬禮,航母老兵,前進,中國航母!
值班編輯:潘小員
作者丨 孫國強 張凱
原創作品 轉載請聯繫「當代海軍」(微信號:ddhjzz)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5/node1339393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