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大批軍隊開赴南海 拉響一級警報

國際頭條| 2016-11-12| 檢舉

據香港《經濟日報》11月10日報道,美國海軍第三艦隊飛彈驅逐艦上月巡航南海島礁,中央電視台日前首度曝光殲轟-7A飛豹戰機於10月27日至28日,在南海演習布雷的畫面,不僅是一周內在同一海域舉行第2次演習,亦有強烈警告美方意味。

據報道,解放軍南海艦隊航空兵於10月27日至28日,組織一場複雜電磁環境下的多機種深海大航程突擊演練,檢驗部隊對艦船實施精確攻擊的實戰能力。

報道稱,當天隨著指揮所命令下達,在不同地域的數個軍用機場,掛載武器裝備的預警機、殲擊機、轟炸機、直升機等數架戰機相繼按計劃起飛。

經過1000多公里長途飛行後,轟炸機編隊接收到預警機信息,前方布置了大量偵察兵力和裝備。為避免被發現,編隊及時調整飛行高度和航線,採取超低空的方式,與前來伴隨支援掩護的4架殲擊機一同穿越防空區域。

演習中,殲轟-7A攜帶了4枚水雷,成功投下並在深水區布雷,與艦艇一道成功對「敵艦」編隊實施了突擊。而央視曝光了演習過程的高清畫面。

外界分析指,這次是解放軍針對美國神盾艦駛進西沙群島後,一周內在南海舉行的第2次演習。

美軍「迪凱特」號神盾艦在美軍第三艦隊指揮下,於10月21日駛近南海西沙群島。當時中國隨即派出052B型「廣州」號飛彈驅逐艦和053H3「洛陽」號飛彈護衛艦應對,對美艦進行識別查證且進行警告驅離。

美國五角大樓發言人羅斯隨後也證實此項消息,並聲稱這是一次常規的、合法的行動,且已策劃很久。

報道稱,此舉引發中國強烈不滿,國防部新聞發言人吳謙表示,早在1996年5月,中國政府就公布了《關於領海基線的聲明》,明確宣布了西沙群島的領海基線;

美方派軍艦擅自進入中國領海,就是唯恐天下不亂,試圖通過此舉搞亂局勢,從中漁利,「這恰恰證明,美方是南海局勢穩定的麻煩製造者」。

中國空軍殲轟-7A「飛豹」戰鬥轟炸機

中國「飛豹」橫空出世

70年代的越南戰爭,美國想盡辦法要阻斷越軍的後方供應線,但始終沒有炸斷蜚聲世界的「胡志明小道」,於是一種既有較大載彈量,又有相當空戰能 力的殲擊轟炸機成為美軍的迫切需求,這樣美國拿出了F-15。

而蘇聯在此前則搞出了世界上第一種殲擊轟炸機蘇-24。到80年代初,美蘇都有近千架遠 程轟炸機。1974年的中越西沙之戰,暴露了我空軍沒有殲擊轟炸機的短板。

從1977年開始,中國走出研製第一代超聲速殲擊轟炸機的步伐。而1988 年的南沙之戰,進一步暴露了我海軍航空兵「腿短」的致命問題。加快「飛豹」的研發,成為航空工業的一個必然選擇。

「飛豹」經歷了「三上三下」,曲曲折折。從1977年立項,到1996年定型,歷時18年,僅行業機關與軍 隊領導參加的現場辦公會就達9次。1988年的8月14日,「飛豹」終於實現了首飛。

首飛試飛員黃炳新當年是試飛團長(後任中國試飛研究院副院長),首飛 前,他寫下了遺書。據當年組織研製的馬承麟回憶,「『飛豹』首飛著陸時前輪擺振,擺得座艙儀表都看不清字,好似要散架了一樣,還掉了好幾塊表,飛機僅差 、20米即衝出跑道」。

後期試飛中,甚至經歷了試驗機在空中飛掉方向舵,居然在黃炳新駕駛下安全返回這樣世界航空史上的奇蹟。後來,黃炳新成為空軍「試飛英 雄」、首批功勳試飛員,並被授予「一級英模」稱號。

「飛豹」是中國航空工業第一集團成立後第一種向世人披露的新型軍機。這個飛機18年的研製中幾次面臨干不下去的情況。「三起三落」,「七次風 波」,「兩次減重」。

經過西安飛機設計所和西飛公司等的長期努力,終於拿到了一款適應海軍航空兵需要的,航程遠、載彈量大,具有強大空中遮斷與突破能力的 先進飛機。

18 年的含辛茹苦。美國搞F-15,投入了72億美元,而我們「飛豹」的研製,花了10億元人民幣。為了中國的「飛豹」,兩代人的青春與努力,才有了人民海軍殲擊轟炸機、水面艦艇、潛水艇「三位一體」的聯合作戰模式。

解放軍大批戰機雲集南海 已成三角合圍之勢

境外媒體稱,中美於南海再度角力,就美國海軍「迪凱特號」驅逐艦21日駛入西沙巡航,中國先通過外交部公開炮轟後,再由軍方媒體披露南海艦隊近期兩次實彈演練,展示於南海海域擺兵布陣,主副炮齊射下「命中目標」。

另有內地官媒發表評論文章,指「搬弄是非」只會加速美國國際影響力衰落,而事關南海和平的大是大非上,「中國不會任由美國肆意胡來」。

海軍新型殲-11BH戰機前往南海諸島實戰訓練

據香港媒體10月24日報道,內地軍方雜誌披露,解放軍南海艦隊某驅逐艦支隊「衡水」艦編隊,近日在南海舉行演練。「長沙」艦、「海口」艦、「三亞」艦在複雜海上條件下,進行實戰化實彈射擊訓練。

在此次訓練中,主副炮對空抗擊、對海射擊、施放煙幕等項目在模擬實戰化的背景中連貫進行,各艦嚴格按照編隊指揮協同出擊,打擊各類型目標。

該戰機曾於10月30日在西沙群島展開實彈訓練

其中052D型飛彈驅逐艦的「長沙」艦,更配備了一門新型70倍口徑130毫米單管隱身艦炮。報道稱指這款新一代大口徑艦炮,「綜合作戰達到世界先進水準」,有兇悍的火力、精確的彈藥、超遠的射程等特點,將在未來兩棲登陸作戰中發揮重要作用。

南海艦隊另一支驅逐艦支隊數艘戰艦,日前也在南海「陌生海域」擺兵布陣,先後組織近距火力壓制、艦機協同反潛、聯合防空等多項實戰化演練。其中「廣州」艦發射火箭深彈,成功命中目標。

另據台灣媒體10月24日援引大陸媒體報道,2001年中美南海「撞機」事件中犧牲的大陸飛行員王偉所在的海航9師某團,日前已入駐西沙永興島機場,解放軍戰機已可在互相策應的前提下,「監管」整個南海空域。

執飛的飛行員

根據日前刊登在媒體上的軍事通訊稿《對抗,在大洋上空展開——南海艦隊航空兵某團多機種立體攻防對抗演練見聞》分析,南海艦隊海航9師某團日前已成建制入駐永興島機場。

這篇軍事通訊稿用「南海深處」4字向外界傳遞信息,亦即南沙永暑、美濟、渚碧三礁建成的3座機場已投入使用。

塔台指揮

報道稱,隨著海航9師某團入駐永興島機場,海南三亞附近的陵水機場、西沙永興島機場和3座南沙海島機場,可構成一個空域覆蓋面更大的「南海鐵三角」,「從南沙到西沙,中國空海軍的艦機,尤其是戰機,已可在互相策應的前提下,把整個南海空域『監管』起來。」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5/node1338228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