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俄媒體大肆貶低殲20,美國媒體捧殺般讚譽,我們該信誰?
殲—20在珠海航展上的短暫亮相在國外媒體間引發了熱議,英國媒體和俄羅斯專家認為殲—20還存在問題,而大洋彼岸的美國媒體則盛讚殲—20的綜合作戰能力,認為殲—20是一款「致命的隱身戰鬥機」,並警告西方應該認真對待。

圖註:殲—20採用了(EODAS)光電分布式孔徑系統,機頭、機腹和機背分布有多處光電探頭,能夠為飛行員提供360度的全景視野
與英國簡氏防務周刊的質疑態度不同,美國媒體對中國殲—20戰鬥機送上了出了捧殺般的讚譽,尤其是殲—20的航電系統。美媒認為,殲—20採用了先進的EODAS和EOTS系統,這兩大系統是第五代戰鬥機的標準配置,美國的F—35就運用了這兩大系統,這兩大態勢感知系統可以使飛行員在空戰和對面攻擊中快速而準確地感知敵我態勢,提前發現並鎖定敵機,從而取得對制空權的掌握。
圖註:殲—20機頭下方的EOTS(光電跟蹤系統)特寫,該系統不僅可以跟蹤空中目標,還可以對地面目標進行雷射定位
不過事實上,EADAS和EOTS都算不上是多麼高精尖的技術,在很多三代機上,都設置有EOTS系統,比如中國上世紀90年代從俄羅斯進口的蘇—27戰機,就採用了這種探測系統,中國自主研發的殲—10B戰機上也出現了這種探測系統,只不過整流罩形態和殲—20的稍有不同而已。再退一步講,就算殲—20的EOTS系統比F—35的還要先進,這也只是掌握了提前發現的優勢,最後的勝負還和戰機本身的機動性、機載武器、發動機性能有著非常密切的關係。而我們都知道,不管是AL—31FN還是渦扇—15,性能都和F—22的F119渦扇發動機相差較遠,再加上F—22尾流紅外抑製做得比較好,殲—20現階段還不具備全面壓制F—22的能力。
圖註:美國空軍F—22戰鬥機在航展上展示超機動性,F119強大的推力和推力矢量控制是F—22實現超機動性的重要前提
其實早在今年4月殲—20試飛進度加快的時候,美國媒體就拋出過相似的論調,數倍誇大殲—20的作戰能力,仿佛如臨大敵一般,美國國會一度要求空軍就重啟F—22生產線進行研究。如今殲—20在航展高調亮相,美國媒體又盛讚殲—20,明顯是在為下一代F—X戰機造勢,說白了,就是向國會伸手要錢而已,這是美國媒體的慣用伎倆,我們不能因此而感到沾沾自喜。實打實地說,殲—20遠遠沒有強大到「嚇得美國增產F—22」的地步。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