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們都知道,在飛機起飛前和降落後要用專門的拖車把飛機拉到指定位置,比如跑道起點或者廊橋,這種拖車叫做飛機牽引車。
機場尚且如此,航母更不例外。相對而言,航母甲板空間憋屈得可憐,要把幾十架艦載機擺得整整齊齊,根本離不開艦載機牽引車。
通常我們見到的艦載機牽引車是這樣的:
圖為遼寧艦上的艦載機牽引車
但偶爾也會有這樣的:
圖為印度航母上的艦載機牽引車
在各國艦載機牽引車陣列中,印度航母上的「拖拉機」甲板牽引車可謂一枝獨秀,閃爆軍迷眼球。那麼問題來了,農用拖拉機上艦,是工業實力不行還是三哥豪放不羈呢?
事實上,早期的航母艦載機牽引車的確是由農用拖拉機或者吉普車來充當的,但伴隨著航母排水量的增加以及艦載機向噴氣式發展,農用拖拉機等車輛已無法適應現代化的航母甲板作業,航母專用的艦載機牽引車應運而生。
作為航母上裝備數量最大、使用最為頻繁的保障車輛,艦載機牽引車的主要用途和功能與岸基牽引車基本相同,但由於要在航母上使用,所以這種車輛必須經過特殊設計,是貨真價實的高科技車輛,與普通民用車輛有著巨大差異,並非誰都能造得出來。
圖為網友繪製的殲-20及牽引車
既然是為航母量身打造的特種車輛,艦載機牽引車須有以下特點:
(1)體積質量小、轉向半徑小、作業機動靈活。有人形象地稱艦載機牽引車為「航母上的火柴盒」。艦載機在起飛前、降落後的移動以及進出升降機都要依靠牽引車的牽引或頂推,由於航母上飛行甲板、機庫的作業空間十分寶貴,除跑道以外,能夠允許飛機發動機運轉的地方很少,只有體積和轉向半徑小的特種車輛,才能在高密度艦載機機群的機翼下行駛和作業。
(2)重心低、制動性好、可靠性高。海上情況複雜多變,航母在航行時甲板和機庫內作業面的坡度比岸基機場大得多,且時刻受海浪襲擾而變化,這就要求艦載機牽引車重心要低,具備較好的摩擦性以防溜車。艦載機牽引車的主要承載車輪均裝有制動器,底盤處還設置多個可靠方便的系留栓,不僅可以簡化動力裝置和懸掛系統,也有助於減小發動機使用功率,同時還能保證在縱傾橫搖的環境下,牽引車仍具有穩定的行駛和停放性。
(3)結構簡單、零件通用性高。結構簡單意味著故障率低,維護和保障也更為方便;零件通用性高是指艦載機牽引車與航母上其他特種輔助車輛的零件通用性強,這樣可以保證在發生故障後,不同車輛具有互相變通和代償的能力。
(4)防爆性高、電磁兼容性好、抗鹽霧侵蝕能力強。一旦航母被敵方飛機或飛彈突破,或者非戰時航母突發火災,艦載機牽引車要從設計上保證不會因為著火而發生劇烈爆炸,以避免傷及周邊。此外,海上的鹽霧會對機械、電子元件都造成侵蝕,牽引車設計時也要考慮到這些因素。
美國航母上的A/S32A-31A飛機牽引車就是世界上艦載機牽引車的典型代表。該車既能牽引,又能頂推,能幫助航母甲板工作人員將飛機精確移動到相應的作業位置,還能運送機組人員和各種零配件,功能十分先進,對艦載機可能出現需要的推拉方式幾乎都做了全方位考慮。
圖為A/S32A-31A飛機牽引車
相比之下,印度拿拖拉機當艦載機牽引車就很不合適,而且十分致命:
1、 農用機械可靠性差,海上更容易出毛病,一旦在戰鬥中拖拉機拋錨,勢必會拖累艦載機出勤。
2、 塊頭太大,占用了航母的寶貴空間,也無法在艦載機機翼下自由穿梭,限制了靈活性,不利於艦載機高效執行起降任務。
3、 發生故障後不能與其他車輛共用一套零件,維修麻煩。
4、 農用拖拉機油箱外露,遇火易爆炸,很可能傷及艦載機。
總體來看,艦載機牽引車主要體現了簡潔、可靠、輕便的特點,而它只是航母上特種輔助車輛中的一種。其他車輛還包括:飛行甲板清理車、航母消防車、移動電源車、救援起重車等多種。
研製出性能優異,使用靈活,可靠性好的艦載特種保障車輛,對於提高和保持航母艦載機及後勤人員的戰鬥力具有重要意義。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