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航展上,中國隱形戰機殲-20的亮相艷驚四座,引發全球關注。然而對於殲-20的性能,一些美國媒體並不看好。

美國《國家利益》11月2日刊文質疑稱,如果殲-20真那麼好,中國為什麼還要購買俄羅斯的蘇-35戰機呢?文章說,即便中國在珠海航展首次展示了殲-20戰機,北京仍在繼續努力購買俄羅斯的先進戰機。事實上,中國還沒能展示自己有能力製造任何可靠的噴氣發動機。
文章還說,當然,殲-20對於中國的國防航空工業來說是一大進步。有一天,中國會能夠研發和建造自己的噴氣發動機,但不是今天。如果殲-20性能真有一些人所認為的那麼好,北京就不會再費事去購買俄羅斯的蘇-35戰機,因為這麼做沒有任何意義。

與此同時,也有美國媒體指出,殲-20的科技水平只是美國上世紀80年代的,言下之意就是中國最先進的戰機也落後了美國30年左右。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11月1日刊文指出,殲-20被認為是北京對美國F-22隱形戰鬥機以及F-35的回應,F-22和F-35很快將會被美國和日本部署在太平洋地區。
文章還指出,至少有一名美國空軍上將不為中國的殲-20所動。美國空軍參謀長古德芬上將(David Goldfein)今年8月曾表示:「當我聽到有關F-35和殲-20的對比,這幾乎是不恰當的比較。」

點擊看▲殲-20性能遭質疑
他還說,F-35融合美國的其他武器以及系統,使其有科技上的優勢。他還認為,殲-20的科技水平更像是美國的F-117A戰機,這款戰機是美國20世紀80年代使用的,現在使用的不活躍。
此外,還有一些媒體稱殲-20不過是山寨貨而已。美國《大眾機械師》雜誌刊登日裔軍事評論員溝上的文章稱,殲-20的研製時間比美國戰機短得多,成本也低不少,且中國發展戰機的經驗和技術基礎也更差。中國「以一半的成本、一半的時間」只能生產「性能也是一半的戰機」,中國只能「以量取勝」。
俄羅斯《共青團真理報》的軍事評論員巴拉涅茲表示,山寨別國的技術和產品是中國的傳統,儘管外國專家對其評價較為冷靜,但中國仍將殲-20的亮相視作是轟動的大事。而巴拉涅茲認為,可以相信,殲-20在戰術和技術特徵是仍是美俄戰機的複製品。

但是也有一些輿論看好殲-20。《金融時報》11月2日稱,中國殲-20隱形戰鬥機首次在公眾面前飛行,突顯北京在地區緊張局勢加劇之際軍事實力與日俱增。
報道稱,先進的隱形戰鬥機開發成功,將大大提高中國對美國的威懾力,雖然目前美國仍在亞太地區保持占優勢的空軍力量。「雖然這不是一個改變遊戲規則的事態,但它確實給中國帶來了大大改進的作戰打擊能力。」防務出版公司簡氏防務(IHS Janes)的航空分析師穆爾斯(Ben Moores)表示,殲-20能夠攜帶武器飛抵中國以前不能到達的南海乃至太平洋上空。

日本《讀賣新聞》報道稱,殲-20的出現使得美軍在引以為傲的隱形戰機領域不再一家獨大,也使得與美軍之間的技術代差進一步縮小。而僅僅1分鐘的飛行表演或為了隱藏該戰機的真正實力。《每日新聞》認為,殲-20服役之後將對美軍及亞太周邊各國帶來巨大壓力,未來中國空軍可能進一步擴大在西太平洋的活動範圍。
日本時事社也認為,此前在隱形戰機領域占據壓倒性優勢的美軍F-22戰機終於迎來了對手。殲-20的出現令中國縮小了與美軍裝備之間的差距。未來殲-20有可能部署在東海和南海。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