殲20為何一年只能生產12架?費用太過昂貴,大量生產無法負擔

Alinna ...| 2017-06-04| 檢舉

殲-20是中國自己研發的第五代隱身戰鬥機,很多人都在猜測它早就開始進行批量生產了,而且即將服役到中國的空軍中。不僅如此,它的生產成本大概是1.1億美元,差不多是7億的人民幣。人們覺得很疑惑,為什麼這架飛機的生產成本這麼高呢?生產一架戰鬥機,需要請人員進行設計和生產,還要購買設施和材料,生產好了還要進行測試等等,這些都是要花費大量的資金的。

一架戰鬥機的生產成本是從它的研究設計一直到它完工及服役到部隊里這一階段所花的費用,它設施的購買費用是要通過軍事管理部門批准才能達成的購買協議,購買協議裡面包括了穩定價格協議和多年後進行追加協議以及彌補協議等。生產一架戰鬥機要用到鋁質材料和一些有色金屬以及電線等等,還有系統的組裝費用,也包括在生產成本中了。

生產一架戰鬥機要很多的工人,這就需要大筆的錢來支付工人的工資了。支付給生產工人的工資里還沒有包括設計人員的工資呢,以及設計部的日常花銷。在完工後還要對飛機進行測試,這就要支付燃油的費用和炮彈的費用,一些零部件也是要花費資金購買的。在測試過程中還要支付防護措施的費用和管理費用,算下來也是一筆大開銷了。

我們不難從這些數據中發現,生產一架殲-20戰鬥機的過程是非常不容易的,而且要花的錢也是很多的。殲-20的生產協議要按照部隊的電子書規定來制定,尤其是它的成飛,一定要按照電子書來填寫。

成飛計算的生產成本是很大的,和部隊計算的保守生產成本是有出入的,所以雙方經常要進行幾次的商討才可以得出最理想的結果。

殲-20昂貴的生產成本,加上它服役後武器和炮火的購買還有訓練工具的購買以及修理保養等費用,那麼它總的花銷是非常非常驚人的,怪不得中國現在不加大殲-20的生產量。要是成飛在1年就能造出100架殲-20,那飛機服役後還得花更多的錢去買設施設備,到時就會出現資金緊缺的情況了。所以中國才決定1年生產12架就好了,剩下的錢和時間可以用來提升戰鬥機的研究水平,讓戰鬥機的威力更加猛。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5/node1329846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