殲31沉寂兩年外形變樣 引外軍將領排隊參觀

圖為珠海航展現場殲31模型

11月1日,第十一屆中國國際航空航天博覽會在珠海隆重開幕。這場雲集全球知名航空航天裝備製造商和頂尖軍工產品的盛會,為中國觀眾呈現了難得一見的精彩展出。除了首次亮相航展的殲-20、殲10B、轟6-K,以及彩虹-5、翼龍-2等熱門武器外,在2014年的珠海航展上進行飛行表演的殲-31,已經沉寂兩年沒有大動作,研發到底進行到哪一步了?從這次展出的殲-31模型上,記者尋到了一些端倪。

圖為外軍排著隊參觀中國殲31戰機

儘管殲31原型機缺席了今年的飛行表演,但靜態展出的1:1比例殲31模型機,仍然被觀眾圍得水泄不通,其中不乏外國軍方官員,可見外國買家對中國美物價廉的隱形戰機的期待。從媒體的報道中可以看出,殲31目前可以說是世界上單價最低的四代機,在出口市場上前景廣闊,中國附加的技術轉讓條件更讓買家心動。另一方面,殲31雖然在公眾面前消失已久,但官方在國內外的大小軍工防務展上頻繁帶模型參展,在世界各國「刷臉」,可見其重視程度。航展本身也是一個促銷的平台,殲31頻頻展出,恰恰證明了官方並未將其打入冷宮,不遺餘力地推銷是戰機技術趨向成熟的重要徵兆。

此外,今年的殲31模型還罕見打開座艙蓋展示內部細節,外觀已經與兩年前的原型機有多處改動,做了「尾翼切尖」等氣動修形,安裝了新型光電探測裝置,飛機尾噴口似乎不再使用俄制RD-93渦扇發動機,而是換用新型國產渦扇-13發動機,推力進一步提升。這些變化均說明研發單位未停止對殲31的改進,按照中國邊試飛邊改進的傳統,新的殲31原型機必將有多項讓人眼前一亮的變化。近期,網絡上還曝光了疑似殲31第二架原型機的消息,儘管可信度不大,但沈飛正在研製第二架原型機已經盡人皆知,或許不久的將來就會公開正式首飛的喜訊。

殲31由於缺乏軍方資助常被詬病,但並不意味著殲31無人問津。按照軍方的一貫做法,殲20是絕對的優先級項目,隨著殲20逐步開始量產並服役,將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殲31的研發上也並非不可能,畢竟中國的航天軍工還有很大的內需,這也是很多專家認為殲31可能改造成艦載機上航母的原因之一。

殲31價格低廉、准四代機性能和誘人的技術轉讓條件,這三點讓很多國外軍方垂涎欲滴,出口創匯的外需驅動也將助推殲31繼續改進的步伐。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5/node1329732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