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億打水漂!美最強航母被中國武器碾壓

美國已決定在CVN-78「福特」級航母上耗資數十億美元,以取代古老的「尼米茲」級。後者自從1975年以來就在美國海軍服役,最後一艘「喬治·布希」號是在2009年開始服役的。據美國《國家利益》雙月刊網站8月31日發表題為《美國的新「福特」級航空母艦能夠對付俄羅斯、中國或者伊朗的反介入/區域拒止嗎?》的文章稱,各種配置的「福特」級新一代航母可以服役到21世紀末。

2013年10月11日,福特級的建造船塢開始放水,標誌著這艘有史以來最強大的航空母艦下水。

隨著美國政府決定進行這項投資,眾多分析人士認為,特別是中國,此外還有俄羅斯和伊朗的反介入/區域拒止系統(A2/AD)的殺傷力增加使得美軍新航母過時了。如果是這樣,投資建造一批打算服役90年的軍艦可能看起來像是巨大的金錢浪費,這項巨大的工程似乎還沒完成就顯得過時了。

尼米茲級航母儘管至今無人能敵,但各項技術均已老舊。

作為史上最強大的航母,「福特」級航母排水量超過10萬噸,每艘造價高達130億美元,而且由於裝備電磁彈射器和F-35C戰機而具有很強的戰鬥力。不過,遺憾的是,其可謂卻生不逢時,正趕上中美全球競爭時代。為了遏制美國的全球水域進入作戰事態,中國近年精心發展了反介入/區域拒止(A2/AD)的作戰能力,由於這一能力明顯是用來攻擊航母的,因此,包括「福特」級和「尼米茲」級核動力航母在內的美軍11艘航母,無疑均是該系統的打擊對象。

特別是被傳得十分神秘的東風-21D反艦彈道飛彈,據稱已經正式裝備中國海軍,該彈可以利用自己特殊的彈道令美軍無法有效攔截的優勢,對航母戰鬥群進行毀滅性打擊。

其實,中國的反介入/區域拒止系統是成體系的,並非完全依賴某一件武器,所以東風-21D反艦彈道飛彈並不是獨立的打擊武器,據稱還有東風-26反艦彈道飛彈、鷹擊-12超音速反艦飛彈、鷹擊-18反艦飛彈、魚-8潛射反艦飛彈、鷹擊-100反艦飛彈、AKD-20空射巡航飛彈等。

資料圖:東風21D反艦飛彈

以及來自於陸基、空基、海基和太空的包括各種雷達、預警機、衛星和無人機以及信息網絡組成的C4ISRK系統,組成了一個信息網絡支撐的作戰體系。

在這個體系的聯合作用下,美軍航母如果要進入以東風-21D反艦彈道飛彈為代表的打擊範圍內,那麼,其所面臨的風險將是前所未有的。但如果美軍選擇徘徊在1500公里外的海域,那麼,其將是相對安全的,但是卻無法充分發揮其應有的作用。

東風飛彈

在這種情況下,美國絕不會幹休,所以其自然會千方百計找到新的戰法來破解中國的反介入/區域拒止系統。一般認為,美軍的作法主要包括以下以幾種:打破撕開中國的打擊鏈條,擊落或摧毀中國的預警機和無人機以及關鍵的通訊設施,這一項由F-22或F-35來完成。

摧毀中國的飛彈發射平台,比如東風-21D反艦彈道飛彈的發射車隊,轟-6K的機場,陸地和海上支持整個打擊鏈條的各類平台等,該項任務主要由F-35或B-2A來完成;

干擾中國各個打擊和偵察平台之間的通訊和數據傳輸,讓它們成為瞎子聾子,從而削弱或降低其攻擊效能,這項作戰戰術由F/A-18G配合各種預警機和無人機等來完成。

當上述這些任務完成或達到部分目的後,美軍的其他作戰平台就能再次擴大戰果,隨即美國航母就能放心大膽的進入它想進入的水域。

組合彈頭突擊航母

不過,美軍的這一設想基本上是一廂情願的,豈不知,中國為了打造和保護這個精心建設的反介入/區域拒止系統,也是花了很大力氣的。

在美軍的主要反擊措施中,對隱身戰機的依賴是很明顯的,而中國的反隱身雷達網也是世界上最有效的,再加上新的具有打擊隱身飛機的第三代防空飛彈已具備作戰能力,可以相信不管是F-22或F-35或B-2A均已難以安全靠近中國領空。

美軍的隱身戰機

如果美軍的隱身戰機不能有效打擊或削弱中國的反介入/區域拒止系統,那麼美軍的打擊中國反介入作戰的設想就成為空想,美國航母就必須繼續待在事發熱點地區之外。

雖然美軍早已意識到這一切的可能性,但為了給美軍打氣,也為了從國會弄到更多的撥款,近來美空海軍高官不斷放話,刻意強調美軍「福特」級航母仍然有用且美軍有破解中國反介入的秘密戰法,看來也是費盡心機,但實際上這不過是一種戰術上的虛張聲勢罷了。

我們知道,當前和今後一段時期,中國面對的主要威脅來自海上,更來自潛在對手前沿部署的航母打擊群和戰略轟炸機群。面對對手巨大的海空優勢,中國堅持「你打你的、我打我的」,走跨越式發展道路,研製並部署了區域精確打擊系統、反艦彈道飛彈和配套的天基陸地-海洋目標監視系統。

圖片為中國展示的東風26多用途中程彈道飛彈系統

應該說上面這三件事情:監視偵察能力、區域打擊能力和陸基反航母能力,是美軍最害怕中國完成的三大工程,為什麼呢?讓我們看下去。

圖片為東風26多用途中程彈道飛彈系統

外國媒體認為,其實,針對上述三大工程美軍並不是毫無辦法,美軍可攔截中程飛彈和敵方天基監視系統的反導防天系統,包括海基「標準」Ⅲ、陸基THAAD和陸基「標準」三種武器,他們都是上可殺傷衛星,下可攔截飛彈的「神器」。

2013年9月10日,美國防部飛彈防禦局組織進行的FTO-01飛彈攔截試驗中,同時使用前兩種系統攔截了兩枚中程彈道飛彈靶彈,已經充分說明美國具備對抗中國殺手鐧武器的手段,但中國的新一代中遠程飛彈的突防能力也不簡單。

潛射飛彈讓美國航母防不勝防

由於美國強大的反導能力,因此東風-21D和東風-26必須同時具有中段和末端突防能力才能實現對美國航母的有效殺傷。據悉,中國為上述兩種飛彈裝載多種突防措施,這些飛彈在中段突防可採用變軌機動或跳躍式彈道機動,再加誘餌、箔條等輔助突防措施,末端突防可採用再入螺旋機動、蛇形機動等措施,大幅降低了美國反導武器的攔截效果。

紅旗-26

當然,雖然現在美方針對中國幾種殺手鐧武器,還暫時沒有完全克敵制勝的辦法,但美國必然可以在未來研製出能攔截東風21D和東風26的武器,但在體系對抗中,這已經讓美國在博弈中處於一個很被動的狀態:正所謂有矛就有盾,攻擊和防禦的博弈總是交替上升的,沒有任何一種武器是永遠無敵的,美國的超級航母如此,中國的反艦彈道飛彈也是如此。

然而歷史上每場戰爭,儘管都有盾出場,但被長矛殺傷的人還是很多,由於中國的反艦彈道飛彈和其他彈道飛彈武器擁有高效能的突防能力,這給美軍進行攔截帶來了極大的困難,迫使美國必須下大力氣發展新型反導攔截系統和更多的攔截彈藥,這些都占用了美國有限的軍事資源。

中國反導試驗示意圖

要知道,這才是中國幾種殺手鐧武器的真正目的,那就是在體系對抗和戰略博弈中牽制和阻礙對手「出牌」的能力。花費幾十億美元生產100枚東風21D或者東風26,是讓防禦者投入幾百億美元的資金去構建和升級自己的防禦系統,而之前的系統則可能因為代差而成為「廢銅爛鐵」。

紅旗9防空飛彈

僅在這個層面上,中國的殺手鐧就已經達到了戰略目的。

軍事專家雷澤先生認為,對於中國來說,裝備東風21D和東風26飛彈的意義,就在於增加了一種可以打擊部署在遠海的航空母艦的手段,而非擁有一種「分分鐘」消滅航母的神話武器,但中國近幾年來在上述三件事上的努力,已經讓美國頭痛不已。另外,中國增強區域精確打擊能力,已經讓美國將自己在日本和韓國的駐軍後撤到關島,可以說明,中國的軍事投入和博弈手段已經獲得了效果。

中國想要對付美國航母其實並不難

中國古人云,上兵伐謀。殺手鐧武器的威懾力遠比真的使用起來要強大的多。

多種針對航母的武器中國都箭在弦上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5/node1329051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