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簡介:PL10研製成功標誌著中國空軍進入了四代格鬥空空飛彈的時代
據說是PL10飛彈的圖片
珠海航展向來是國產新型武器公開的舞台,許多國產武器都選擇在珠海航展首次公開亮相,此次珠海航展首次公開的一個重磅級武器就是PL-10紅外成像制導格鬥空空飛彈。
PL-10是中國相關單位研製的第四代格鬥空空飛彈,它的主要戰術技術指標與美國的AIM-9X、法國的MICA-IR等新一代格鬥空空飛彈相當,標誌著中國紅外製導空空飛彈已經達到世界前列。
從相關圖片我們可以看到PL-10空空飛彈採用了邊條翼正常式氣動布局,這是新一代近距空空飛彈的普遍特點,各國新一代空空飛彈多採用正常式氣動布局替代了此前近距格鬥空空飛彈採用的鴨式布局,這樣的設計來源於第四代空空飛彈的作戰環境,根據各國空軍的預測,第四代空空飛彈將配備隱身戰鬥機,而隱身戰鬥機主要作戰的作戰高度較高,因此第四代空空飛彈性能設計重點在中高空,而此前格鬥空空飛彈作戰區域主要在中低空。
PL-8是中國空軍目前主力近距格鬥空空飛彈
從國內外相關單位的經驗來看,飛彈採用鴨式氣動,其性能優勢主要體現在7000米以下的高度範圍,隨著高度的增加而迅速下降,不過當空戰高度超過10000米的時候,其發就會迅速下降,例如能夠在低空拉出25G的飛彈在萬米高空可能只有7G左右,這個指標顯然不能滿足第四代隱身戰鬥機的需要。
相比較之下正常式氣動布局可以利用加大攻角來提高飛彈的迎角,讓彈身也能夠為飛彈提供升力,從而提高飛彈的機動能力,從相關圖片可以看到PL-10採用較大面積的邊長翼來提高飛彈的機動能力,特別是發射彈道兩端的機動能力,比較特別的是它的彈體前方似乎還設計有反安定面,這個設計是德國IRIS-T空空飛彈上面也可以看到,它的目標在於提高飛彈的平衡攻角,進而加大飛彈的可用攻角,這表明PL-10的設計將高機動放在了關鍵地位去考慮。
AIM-9X是四代格鬥空空飛彈代表
德國的IRIS-T空空飛彈
PL-10另外一個提高機動性能的手段就是推力矢量,對付具備較強機動能力的第四代隱身戰鬥機,憑藉傳統的空氣動力控制面已經不能滿足要求,尤其是發射彈道兩端的時候,而推力矢量可以讓飛彈的機動性能不依賴於飛行環境,在高空低速的情況下仍舊可以得到較好的機動性能,另外推力矢量可以讓飛彈在發射之初就可以得到拉出較大的過載,進行機動,消除發射誤差,提高制導精度,從而有利於擴展飛彈的發射包線、減少彈舵尺寸、提高飛彈的機動能力等,所以第四代空空飛彈都有用推力矢量來提高飛彈的整體性能。
從相關資料來看,新一代格鬥空空飛彈通過綜合採用先進氣動設計、推力矢量技術,機載性能有了較大的提高,其中低空過載可以達到50G,而在高空高速的情況下也可以得到20G以上的過載,這個指標完全可以滿足攻擊第四代作戰飛機的要求。
機動能力只是新型空空飛彈的一方面,還需要更加先進的制導系統來提高飛彈的探測、跟蹤、鎖定目標的能力,所以第四代空空飛彈均採用了紅外成像制導系統,與此前紅外製導空空飛彈採用的點光源和多元紅外製導系統,紅外成像制導系統的靈敏度更高、抗干擾能力更強,並且新一代紅外成像制導空空飛彈均添加了中繼慣性制導系統,它可以更好支持紅外成像制導空空飛彈的發射後鎖定能力,尤其是越肩發射的能力。
掛載AAM-5的日本F-15J戰鬥機
中國空軍已經進入四代格鬥彈時代
進入新世紀,隱身戰鬥機和第四代格鬥空空飛彈在中國周邊國家和地區擴散已經十分明顯,不但第四代戰鬥機如F-22、F-35已經布署或者即將布署在本地區,許多三代作戰飛機經過升級之後也將配備AIM-9X、MICA-IR這樣先進的紅外成像格鬥空空飛彈,因此對於中國空軍來說,憑藉現有的PL-8這樣的三代紅外製導空空飛彈已經難以適應2020年之後的空戰環境,尤其不能作為殲-20的主戰武器,因此PL-10紅外成像制導空空飛彈的研製,滿足了中國空軍對於新型格鬥空空飛彈的要求,不但可以為殲-20提供配套武器裝備,同時中國空軍現役的殲-10、殲-11、殲-15系列戰鬥機均可以通過升級裝備PL-10,從而對抗國外配備新一代格鬥空空飛彈的戰鬥機,並且還可以在此基礎上發展新一代中近程地空飛彈或者艦空飛彈,從而擴展它的運用範圍。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5/node1328708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