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在武器界有這樣一種新傢伙,外觀看起來非常像標準的貨櫃,看起來普普通通,極具隱蔽性。可是內部大有說道,攜帶多發遠程巡航飛彈並配備無人機系統作為指揮,不僅僅可以偷襲還能進行近岸的防衛工作。這就是俄羅斯研發的「俱樂部-K」貨櫃式巡航飛彈,不過非常可惜到現在一套也沒賣出去。本來俄羅斯設計這個是瞄準的諸多小國充當戰略武器使用的,可這塊市場似乎並不青睞俄式產品。
究其原因,其實是俄羅斯市場定位有問題,「俱樂部-K」巡航飛彈,一個模組單元也就4枚飛彈,但是要加上火控雷達、指揮控制方艙,無人機巡航等等子系統,2010年的報價1500萬美元!就4枚飛彈,一口氣發射完了再就沒有了...賣家能青睞它那就怪事了。於是,在本屆珠海航展上,中國就拿出了一款概念很類似,但是內容堪稱顛覆性的新裝備:SR-5」貨櫃火箭炮「。這裝備一出,幾乎所有人脫口而出,這不是跟俄羅斯搶市場嗎?
沒錯,這就是中國新招數!貨櫃里確實裝的是火箭彈,不是昂貴的飛彈!並且這些火箭彈有的是非常便宜的122毫米火箭彈,還有價格略現昂貴,但是火力和射程都非常遠的300毫米火箭彈。這兩種中國最拿手的火箭炮已經被整合成完全的模組化了。這也意味著,有輛普通拖車都能改裝成大威力火箭炮!如果單個貨櫃里裝滿了全是122毫米火箭炮,那麼就是2x4x5=40枚 122毫米火箭彈。這個發射能力已經跟中國89式122毫米履帶火箭炮的打擊能力類似了。而如果換裝AR3火箭炮彈,雖然一次只能裝4枚,可射程猛增到280公里!對於擁有不長海岸線同時又囊腫羞澀的國家,這樣的火箭炮已經足夠滿足守衛的需求了。
並且大家不要小瞧這些「貨櫃」火箭炮的打擊能力,中國已經形成了從122毫米到370毫米全系列,全精度,多種先進火箭彈的製造能力。連最基礎的122毫米火箭炮,現在已經衍生出殺傷爆破火箭彈、 鋼珠殺傷彈、火箭子母彈、精確制導火箭彈等多種。而300和370毫米火箭炮的彈藥種類豐富,還有末敏彈和電磁脈衝彈,甚至還有反潛火箭彈和反艦火箭彈可以選擇!並且這次航展上,中國明確對外展示了,貨櫃火箭炮還能裝中國最新研發的,WS-43巡飛彈!
所謂「巡飛彈」,顧名思義,打出去像無人機,能夠在目標上空盤旋30分鐘以上,作為偵查和搜索使用,發現目標直接撞上去自毀,採用慣性和GPS制導手段,客戶還可以選擇使用北斗制導模式。最主要的是WS-43巡飛彈是發射類似於無人機操作,而不是複雜的飛彈操作。這也規避了「俱樂部-K」飛彈的一個弊端,只需要一個發射貨櫃和遠程遙控貨櫃,就能完成跟「俱樂部-K」一樣的打擊效果,當然爆炸力當量上肯定有差異,不過對於小國那是相當夠用了!而且由於採用了貨櫃模式,非常難以提前發現,具備極強的隱蔽性。
發展這種模塊化高隱蔽性武器自然有好處,尤其是對美國來說,面對越來越興起的貨櫃打擊方式,這確實已經成為了美國的「心病」。「模塊化」本來是美國人的專長,現在被別人拿去利用自然不舒服。美國覺得似乎很難在目標抵達地域後發現,既然如此就剛裝箱開始就進行全程監控。當獲得信息確認一種貨櫃里可能有威脅性武器後,通過全球衛星系統和船塢系統進行標記,跟蹤整個船隻的行駛軌跡。如果軌跡發現不符合預訂路線就派遣無人機前去查證,確保你沒有搞什麼小動作,比如中途換船或者提前卸下。當這條船進入到美國所能控制的範圍內,就以各種理由進行進行查扣。這台由雷神公司開發的「藍色追蹤」系統比現在的貨櫃追蹤系統更準確,線路更精準,並且出錯機率更低。已經通過這套系統追蹤到了火箭彈、飛彈、以及特殊部件的的運輸。這就是美國人的解決問題思路,既然無法有效甄別,那我直接全程盯著。當然,這有個前提,最初的信息不能有問題,否則就是撲空了。
當然,「你有你的張良計,我有我的過牆梯」既然這是「美式心病」,那麼我們就不妨「薄利多銷」,畢竟美國人的衛星資源不可能全面監控所有目標,只要漏掉一個,就能構成非常大的殺傷力。不過俄羅斯人就很心疼,自己在遠程火箭炮領域是教會中國,餓自己了,現在連「俱樂部-K」的市場都可能被中國搶走了。。。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