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不急量產殲20瞄準這款戰機下狠功:側衛戰機我們愈發自信了

內容提要:現目前像中美俄這樣擁有完整國防工業體系的國家,都在加緊研製第四代代隱身戰機(這裡按照國際標準),中國的殲-20、俄羅斯的T-50、美國的F-35都是其中的佼佼者。但是一個現實的問題仍然很明確:能真正快速用於實戰的戰機仍然是三代機或者三代半戰鬥機,中國也不例外。最近媒體集中曝光了中國的一款新型殲-16戰機量產化的消息,而作為三代機相比,我們的殲16具有那些優勢?

在任何一個國家未來相當長一段時期,四代機的裝備數量依然是有限的,你比如說按照我們空軍,對未來的規劃仍然是「四代機是骨幹、三代機是主體」的模式。四代機雖然技術非常先進,但是從數量上占大頭的,依然是三代機,更何況殲16雖然是三代機,但是實際上是大規模改進,大規模改良的三代機,用現在流行的說法,應該是三代+甚至是三代++了。

我們發展四代機,並不是光在那搞殲20,實際上四代機所產生的所有的階段性成果,它很快都會轉化到三代機上來,這樣一來產生出來這個三代機,和通常意義所說這個三代機那恐怕就不一樣了,它機載的電子設備它機載的武器,有可能會趕上甚至超越至少比最初的 F—15E還要強上一籌。

(在中國得到蘇-35戰機之後會形成多種側衛機共同配合殲-20的局面)

殲-20的「帶刀侍衛」

用一個不是很貼切的比喻,殲20好比是尖刀,而殲16好比是開山戰斧,殲20執行的是一個破門的任務,一旦殲20完成了它的前期作戰任務,把對方的空站體系,空防體系癱瘓了之後,這個時候隱不隱身和具不具備超音速巡航就已經通通不重要了,重要的是什麼?是你要把更多的彈藥投放到對方的目標陣地上。

這個時候殲16就可以發揮更大的作用了,它是雙座機,更有利於執行對地攻擊任務,而且它有大量的外掛載能力,作戰半徑又很大,所以執行這樣的一個後續的大規模攻擊的任務相當的合適。另外,殲16這樣的一個雙座的構形,便於改進改裝成其他類型的戰機,比如說電子戰飛機,電子戰機我們知道要有飛行員還要有電子戰設備的操作手,雙座是必須的,而殲16本身是雙座的構形,所以他改起來會很方便很便利。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5/node1324065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