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航展臨近開幕,參展軍機已陸續抵達現場,這是蛟龍600與運20首次合影,兩款重磅運輸機現身珠海航展。
蛟龍600大型水陸兩用運輸機
蛟龍-600是中國大飛機三劍客之一,是中國自行設計研製大型滅火/水上救援水陸兩棲飛機,是世界在研最大的水陸兩用飛機,2016年7月23日總裝下線(一期產品)。
運-20(中國代號:Y-20、鯤鵬,英文:Xian Y-20 )運輸機:是中國自主研發的新一代噴氣式重型軍用大型運輸機,由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公司第一飛機設計研究院設計、西安飛機工業集團為主製造,並於2013年1月26日首飛成功。
蛟龍600大型水陸兩用運輸機
運-20與中國空軍現役伊爾-76比較,發動機和電子設備有了很大改進,載重量也有提高,短跑道起降性能優異。
蛟龍600大型水陸兩用運輸機
蛟龍600的最大航時12小時,最大航程4500公里。從三亞到南海的最南端曾母暗沙,以前用船要一周的時間,現在有了AG600飛機,4個小時我們就能到達最南端事發現場,並且盤旋數小時。可馳援南海維權。可以適應永暑礁機場、渚碧礁機場、美濟礁機場。總裝下線現場的大幅標語說言——「國之重器,應時而生!」
運20大型運輸機與蛟龍600大型水陸兩用運輸機
該機主要用於水陸兩棲,擁有執行應急救援、森林滅火、海洋巡察等多項特種任務的功能。飛機採用了單船身、懸臂上單翼布局型式;選裝四台WJ-6發動機,採用前三點可收放式起落架。這是中國新一代特種航空產品代表作。
特別意義:適應南海75%的海況,可盤旋於曾母暗沙。中國大飛機三劍客都是國之重器。從歷史看,蛟龍-600是中國低檔水棲飛機水轟5時隔30年的繼任者。
蛟龍600最大航程4500千米,最大巡航速度500千米/小時,可抗2米海浪,適應3-4級海況,適應75-80%的南海自然海況,因此在出現險情之後,蛟龍600一般在1-2小時內就可飛抵現場,特別遠的,譬如,從海南三亞機場趕赴南海最南端的曾母暗沙,只需不到4小時,其續航能力更能保證它飛抵中國最南端的曾母暗沙並盤旋作業兩小時。在事發水域降落救起人員之後,可迅速回返,直接飛抵大陸,將遇險人員轉向後方醫院救治,這正是AG600兩棲飛機的獨特本領。
蛟龍600大型水陸兩用運輸機
水上飛機是潛艇的剋星,就是因為水上飛機在海面上的低空性能好。
蛟龍600大型水陸兩用運輸機
俄羅斯戰略與技術分析中心專家卡申指出,這些飛機連同中國在南沙建造的人工島,能大大改變南海的力量對比。
蛟龍600卻能在數小時內把12噸多的貨物或幾十人從中國人在該地區控制的小島上運到任何島礁或淺灘上,當然也可從那裡運回病人和傷員。
蛟龍600大型水陸兩用運輸機
蛟龍600飛機作為國家航空工業重大工程研製項目,2009年6月經國家正式批覆立項;2012年攻克關鍵技術,完成初步設計;2013年完成詳細設計;2014年全面轉入試製;2015年機體大部件陸續交付和部件總裝。
蛟龍600大型水陸兩用運輸機
2016年4月完成中央翼與外翼對接,6月份完成了機體結構裝配、機載設備安裝、電纜敷設、導管安裝等工作,並於7月23日正式完成總裝下線。項目研製相關試驗試飛等工作穩步開展,計劃2016年底實現首飛。
目前,蛟龍600項目已獲得意向訂單17架。
運-20飛機研發參考俄羅斯伊爾-76的氣動外形和機體結構,並融合美國C-17的部分特點。該機採用常規布局,懸臂式上單翼、前緣後掠、無翼梢小翼,最大起飛重量220噸,載重超過66噸,最大時速≥800千米,航程>7800千米,實用升限13000米。擁有高延伸性、高可靠性和安全性。
蛟龍600大型水陸兩用運輸機
運-20作為大型多用途運輸機,可在複雜氣象條件下,執行各種物資和人員的長距離航空運輸任務。
運20大型運輸機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