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阿爾法:俄羅斯最心狠手辣的特種部隊

軍情諜報| 2016-10-30| 檢舉

原文: Darien Cavanaugh

俄羅斯和黎巴嫩真主黨已在敘利亞內戰中結成緊密聯盟,雙方採取同樣立場,都支持敘利亞總統阿薩德。但在歷史上,雙方的關係並不那麼友好。

當真主黨游擊隊在1985年綁架了四名俄羅斯外交人員並殺害了其中一人時,俄羅斯立刻派遣克格勃旗下的「阿爾法」特種部隊(Alpha Group)前往黎巴嫩處理危局。

阿爾法部隊的構成包括間諜網絡、反恐部隊,以及通用突擊部隊,整個組織相當可怖。

這支部隊第一次聲名遠播的行動是在蘇聯1979年入侵阿富汗初期,當時他們領導了對位於喀布爾的總統府的突襲。在整個1980年代和1990年代,阿爾法部隊的成員多次參與高度公開的反恐、平叛和打擊綁匪的行動。

1991年,當克格勃和一部分蘇聯軍人企圖發動政變時,阿爾法特種部隊曾受命攻入首都莫斯科的議會大廈,並逮捕當時的俄羅斯總統葉爾欽。但他們抗命不從。

蘇聯解體後,阿爾法特種部隊保留了下來,在克格勃的後繼部門俄羅斯聯邦安全局(FSB)的支持下繼續運轉。然而,它在黎巴嫩人質危機期間與真主黨的對抗一直飽受爭議,那也是該部隊最殘忍的一次行動。

1974年,為了應對類似兩年前發生在慕尼黑奧運會的黑色九月襲擊,克格勃成立了俄語名為「Spetsgruppa A 」的阿爾法特種部隊。

黑色九月事件中,八名與巴勒斯坦解放陣線有關聯的恐怖分子潛入奧運村,殺死了兩名以色列運動員,並將另外多名運動員綁為人質。幾個小時後,西德警察在北約一處機場發起倉促營救,以失敗告終,另外九名以色列人命喪當場,五名恐怖分子和一名西德警察也在交手中喪生。

這次慘案後,阿爾法特種部隊應運而生,並很快擔負起比反恐更為廣泛的使命。

1979年,當蘇聯侵略阿富汗時,阿爾法部隊和克格勃另一支特種部隊Zenith Group領導了由700名士兵組成的特遣部隊,對位於喀布爾的阿明宮(Tajbeg Palace)發起突襲。

大衛·考克斯(David Cox)在他所著的《嚴密保護:保衛俄羅斯統治者的政治》(Close Protection: The Politics of Guarding Russia’s Rulers)一書中描述了這次歷史事件。

突擊隊員們借著保衛俄羅斯大使館的幌子進入阿富汗,在1979年12月27日對總統府發起襲擊,襲擊總統府是蘇聯入侵阿富汗的第一階段。當晚,阿富汗總統哈菲佐拉·阿明正在總統府內舉行派對。突襲發生時,現場有大量平民賓客以及住在阿明宮的內部人員,包括婦女和兒童。

一名參加當年突襲總統府行動的特種部隊軍官在2009年對BBC透露,行動的指揮官們命令士兵槍殺宮內所有的人。

2011年12月20日,俄羅斯總統普京在訪問車臣古傑爾梅斯時與阿爾法小組成員握手。圖片來源:Wikimedia

「我是一名蘇聯軍人,」魯斯塔姆·圖桑庫洛夫(Rustam Tursunkulov)回憶到,「我們受到的訓練就是要無條件執行命令。我身在特種部隊,那是最糟糕的任務。」

一個名叫娜吉芭(Najiba)的11歲阿富汗女孩當時在總統府內。她對BBC回憶說:「我看到的情景,真主啊!地上躺滿了人。我看到一個人……就像噩夢般的恐怖片。到處都是屍體。非常多。」

「請試著去理解,在戰鬥發生時很難知道有沒有兒童在場,」圖桑庫洛夫解釋說,「在任何軍隊中都得有人去完成最殘酷、最可怕的任務。不幸的是,發動戰爭的不是軍人,而是政客們。」

阿明總統11歲的兒子在襲擊中被殺,阿明本人要麼死於這次襲擊現場,要麼死於襲擊後不久,也許遭到了處決。根據圖桑庫洛夫的敘述,總統府中所有被殺者的遺體都被裹以地毯就近掩埋,沒有儀式。

在整個1980年代,阿爾法特種部隊繼續執行克格勃的任務,展開各類國內反恐和反間諜活動。這支部隊把美國中情局探員和特工作為目標,還領導了1983年發生在喬治亞首府提比里西的俄航6833航班劫機案的突襲解救行動。他們殺死了三名劫機犯,逮捕了其餘犯人,但有五名人質失去了生命。

1985年,阿爾法特種部隊在黎巴嫩處理人質危機的行動,為他們贏得了心狠手辣但也高效的反恐部隊的國際名聲。

費城《每日新聞》記者傑克·麥金尼(Jack McKinney)當時的報道說,1985年9月20日,真主黨分支「伊斯蘭解放組織」在貝魯特綁架了四名蘇聯外交官。恐怖分子傳話說,「被綁的蘇聯人將被一個個處死,除非莫斯科對親敘利亞軍人施壓,令後者停止對黎巴嫩北部港口城市的黎波里陣地的炮擊(當時處於親伊朗原教旨主義武裝控制下)。」

莫斯科一開始試圖打開溝通渠道,通過談判解救人質。但是在綁匪處決一名人質後,莫斯科派出了阿爾法部隊。

令各國記者大感意外的是,其餘人質幾周後都被釋放,要知道,許多被扣押在黎巴嫩的人質不得不滯留數月、甚至數年之久。

人們最初把功勞算在當時在黎巴嫩負責為敘利亞部隊提供情報的加西·坎南准將(Ghazi Kanaan)身上,認為是他指揮了人質救援行動。這類小道消息逐漸流進其他國家的記者耳中。

麥金尼寫道:「西方記者報道說,由於親敘利亞的民兵進行嚴密排查,迫近綁匪所在地,綁匪無奈之下釋放了其餘三名人質。」

不過,《每日新聞》引述的以色列消息人士稱,事實上是克格勃的談判促成了人質釋放。在《黎巴嫩真主黨的全球足跡》(Hezbollah: The Global Footprint of Lebanon’s Party of God)一書中,馬修·萊維特(Matthew Levitt)澄清了這一情節。他說,負責行動的不是普通克格勃特工,而是阿爾法特種部隊。

「有個人說,克格勃綁架了綁匪組織頭目的一個親屬,割下他的耳朵寄給了他家人,」萊維特寫到,「另一個人說,阿爾法小組綁架了一個綁匪的兄弟,給他家人分兩封信寄了兩根手指。」

「還有一個版本說,蘇聯特工綁架了12個什葉派人質,其中一個是真主黨頭目的親屬。此人遭到閹割還被爆頭,屍體的嘴裡塞著割下的睪丸被運給了真主黨。附上的一封信里威脅說,如果三名蘇聯人質無法獲釋,其他11個人質也會得到類似下場。」

儘管各種版本複述的情節不同,但效果都一樣。既然阿爾法部隊被派到貝魯特且人質迅即獲釋,而包括美國在內的其他國家此前都無法在如此短時間內從黎巴嫩綁匪手中解救人質,那麼是阿爾法部隊而不是敘利亞促成此事的這種說法似乎更合理。

俄羅斯一直有把恐怖分子的家屬作為目標的政策。報道中所述的阿爾法特種部隊在貝魯特的行動,與這一傳統完全一致。

貝魯特的傳奇稱得上是阿爾法特種部隊最轟動的一次行動。而這個部隊也繼續擔當著蘇聯和俄羅斯軍事、情報和反恐力量中的重要角色。

1991年1月,阿爾法特種部隊派遣到立陶宛的分遣隊試圖震懾該國退出蘇聯的運動,在攻占首都維爾紐斯電視塔的行動中,14名平民被殺,數百平民受傷。

同年晚些時候,在針對蘇聯總統戈巴契夫的政變中,阿爾法部隊突襲俄羅斯議會。特種兵們得到命令,抓捕俄羅斯聯邦總統葉爾欽,若其逃跑就擊斃他。

20名阿爾法特種部隊軍官抗拒該命令,拖延時間,直到政變最後崩潰。

為人所熟知的最近的事件,是阿爾法反恐部隊在2004年參與了結束北奧賽的別斯蘭學校人質危機的行動。在阿爾法部隊與數十名恐怖分子的戰鬥中,330人喪命,其中包括186名兒童。

格蘭·彼得·黑斯特德(Glenn Peter Hastedt)在《間諜、竊聽器和秘密行動》(Spies, Wiretaps and Secret Operations)一書中寫到,阿爾法小組突擊隊員遭受抨擊,被指在別斯蘭事件中缺乏謹慎,濫用武力。俄羅斯總統普京則為特種部隊辯護說,他們本沒有計劃衝進學校,只是因為有報道說恐怖分子開始處決孩子後才這樣做。

最近還有報道說,阿爾法特種部隊參與了烏克蘭國內的衝突。

(翻譯:於馥莉 編輯:曾宇)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5/node1323058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