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菲律賓總統杜特爾特訪華期間,中菲兩國領導人就擱置南海爭議達成共識,重啟南海對話,南海局勢進一步降溫。然而就在菲律賓總統前腳離開中國之際,美國軍艦卻又闖入了南海,南海局勢又變得撲朔迷離。而此次巡航南海的軍艦隸屬美國第三艦隊,則更是值得中國警惕。
路透社10月21日報道稱,美國官員表示,一艘美海軍戰艦21日在中國提出領土聲索的南海島嶼附近巡航,這是美國對抗北京限制關鍵水域的航行自由的最新嘗試。這些匿名的官員還表示,美國驅逐艦「迪凱特號」(USS Decatur)是在西沙群島附近挑戰中國過度的海洋聲索。驅逐艦並沒有在這些島嶼12海里水域的範圍內航行。
對於美軍艦在南海巡航,中國方面緊急做出了回擊。中國海軍「廣州」號導彈驅逐艦和「洛陽」號導彈護衛艦當即行動,對美艦進行識別查證,並予以警告驅離。中國國防部稱,美方派軍艦擅自進入中國領海就是唯恐天下不亂,試圖通過此舉搞亂局勢,從中漁利。中國外交部則批美國嚴重侵犯中國主權和安全利益,嚴重違反中國相關法律和國際法。中國官方媒體則批美國來南海裸奔。
「廣州」號導彈驅逐艦
對於軍艦在南海巡航,美國方面卻又另一方說法。白宮發言人說,中國不應該視此次巡航為挑釁,因為這是一個原則問題,這個原則體現了國際社會的廣泛利益。確保國際規則不被違反,該地區的國際秩序不被破壞,這也符合中國的利益。美國不僅僅是代表美國以及美國軍隊來維護國際水域的航行自由原則,同時也是代表世界所有的國家,包括中國。
中美南海博弈正酣(圖源:新華社)
美軍艦10月21日的南海巡航比較引人注目,因為這恰好是在南海局勢進一步降溫的時候發生的。屈指算來,自從2015年10月27日美國「拉森」號軍艦進入中國南沙群島有關島礁鄰近海域以來,這已是美軍戰艦在一年內第四次巡航中國領海。
第一次是DDG-82「拉森」號導彈驅逐艦,這是如今美軍一系列行動的先鋒;第二次是在今年1月30日,由DDG-54「柯蒂斯·威爾伯號」駛入屬於西沙群島的中建島區域12海里,完成了美海軍的第二次南海巡航;第三次則由DDG-110「威廉P·勞倫斯」號於5月10日闖入永暑礁12海里內,形成對中國南中國海主權的第三次挑釁;第四次則是這次的「迪凱特」號執行的,該艦編號DDG-73。這是美國去年以來第四次、也是今年5月以來首次在南海航行,挑戰中國在南海過度的海洋聲索。
縱觀以上四艘美海軍戰艦,可以發現它們均屬於大名鼎鼎的「阿利·伯克」級「宙斯盾」導彈驅逐艦,而且均無一例外屬於單艦獨闖,都沒有其它艦艇伴隨。這可能說明幾個問題:一是「阿利·伯克」級是美軍服役數量最多的主力艦艇,因其綜合作戰能力很強,所以可單獨實施所謂的「航行自由行動」;二是美軍雖然想警告中國,但也不想過分刺激中國,所以每次只能派一艘艦艇獨闖,但不遠處卻有至少數艘艦艇編隊在警戒;三是每當這些美軍戰艦在執行獨闖任務時,一般都很「低調」,其艦炮等武器都是處於不開機狀態的,顯然是想藉此表明這種挑釁並非武力目的的。
總的來說,美軍艦此次巡航有三大不尋常之處。
第一、美軍艦此次並沒有進入北京聲索的島嶼12海里水域範圍內,而前三次都是在12海里水域的範圍內進行的。美軍艦之所以沒再跨過12海里這條紅線的原因大概有兩點。首先此前進入島嶼12海里水域內的行動都引發了中國憤怒的回擊。其次,這也可能與美國政府對軍方的施壓有關。有報道說,白宮最近向五角大樓和軍方下達指令,要求在南中國海問題上不要採取可能激怒中國的舉動。
二、從時間上來看,比預定的推遲了一些。美國海軍上一次南海巡航是在今年5月份,而美國軍方官員此前早已表明,此類行使「航行自由權」的行動會常態化,大約每三個月進行一次。因此這次行動比預期的晚了許多。美國外交政策理事會亞洲安全研究部主任史密斯(Jeff Smith) 9月28日就指出,美軍在拖延實施下一輪行動。美軍的拖延其實也許白宮方面的施壓有著密切的關係。
三、美第三艦隊首次派軍艦闖西沙,而此前三次的南海巡航都是由總部設在日本的第七艦隊指揮。自二戰以來,美海軍第三艦隊基地就再沒有直接指揮在亞洲的軍艦,現在做出調整,意味著美軍能同時在朝鮮半島和菲律賓更好的指揮同時進行的行動。美國第三艦隊傳統轄區在美國西部和北太平洋,但近來不斷向東亞靠攏。美國太平洋艦隊司令斯威夫特去年曾表示,他正在廢除分隔第三艦隊和第七艦隊的行政管轄界限,這被認為是在暗示第三艦隊將發揮更寬泛的作用。路透社25日評論稱,「這次調整使美海軍第三艦隊在前線扮演更重要的角色,為美國搖搖欲墜的『亞太再平衡』戰略提供了動力」。BBC則稱,美兩大艦隊調整指揮系統,增強南海軍力。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