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朝關係突變?美朝合謀 金正恩要出賣中國

10月21至10月22日,兩名朝鮮高級別官員與四位美國前官員在馬來西亞進行了會面。消息稱,美朝之所以會面,或許出於朝鮮想與美國改善關係的原因。

美韓雙方人員在吉隆坡一家酒店進行了會面。在這次非正式接觸中,朝方參加會面的有外務省副部長韓成烈(HanSong-ryol)、朝鮮駐聯合國副代表張日勛(JangIl-hun),美方的參與人員則包括前美國朝核特使羅伯特·加盧奇(RobertGallucci)、前美國國家情報局局長(DNI)旗下不擴散中心主任約瑟夫·狄長禮(JosephDeTrani)、社會科學研究理事會東北亞合作安全項目主任萊昂·西加爾(LeonSigal)四人。

朝鮮外務省副部長韓成烈

美朝開始接觸,這的確是個大新聞,因為過去兩三年美朝關係非常惡劣,兩國互不對付,一個連續搞核試驗、發射飛彈,另一個則制裁製裁再制裁,如今藉機將「薩德」要部署到韓國。(小編推薦一個微信訂閱號:復興軍事,每天爆料不斷)半島局勢,由之前的緩和狀態到如今已是劍拔弩張。按這個趨勢下去,半島在未來一兩年時間裡出現擦槍走火也是有可能的。然而,就在此時,美朝卻開始直接接觸了。

朝鮮是否或正在倒向美國?

朝鮮想跟美國緩和關係不是一天兩天了,金正日時期,朝鮮就反覆強調要跟美國單獨談,但是,不要簡單認為朝鮮要倒向美國,朝鮮心裡清楚自己最大的靠山是誰,其惹事兒,不單單是為了跟美國談判,更是為了跟中國要條件。

歐巴馬和金正恩

朝鮮知道,中國目前不會跟美國翻臉,所以中國會為了維護周邊的穩定而安撫朝鮮,朝鮮擺出始終想跟美國談的姿勢,說白了就是要中國出血,幫助自己穩定國內政權。

對小國而言,對於臨近的大國是有天然的恐懼心理,朝鮮一方面想跟中國要條件,但另一方面又害怕中國對其政權的影響過大,因此朝鮮攜美國以自重也就符合朝鮮的利益了。

而對美國而言,跟朝鮮緩和關係一點好處都沒有,反而要承擔風險。跟朝鮮談能有什麼好處呢?能幫美國牽制中國嗎?

要知道朝鮮可跟中國接壤,在陸地上,美國有韓戰的教訓,所以朝鮮對美國的戰略價值遠不如日本、韓國,美國最強大的可是海軍。

保留朝鮮這個存在,反而使韓國、日本更加依賴美國,也給美國在東海、黃海搞聯合軍演以及部署反導系統提供了很好的藉口,保留朝鮮這樣的政權反而有利於美國在宣傳上牽制中國,所以美國在全球把中國描述成了朝鮮的保護人,這樣會使中國在輿論上處於極為不利的位置(看看這兩年國內對朝鮮問題的評論,就知道這招兒很管用)。

朝鮮屢次進行核試驗

所以美國才不想跟朝鮮談呢,因為不符合美國的利益,朝鮮應該是了解美國的想法的,所以當朝鮮碰到困難的時候,就會去挑事兒,以通過美國而逼迫中國為了穩定局勢而跟朝鮮談判,同時藉機跟中國談條件

所以朝鮮一惹事,美國就對中國口誅筆伐,在全球把中國塑造成朝鮮保護人的角色,讓中國去處理,中國心裡真是日了狗了,一邊心裡罵美國,一邊去跟朝鮮談條件,看朝鮮想要點兒啥。

朝鮮使用這樣的招數屢次得逞,從中國拿走了不少好處。

金正恩視察飛彈部隊

但是近年以來以後,對朝鮮的這種招數明顯失去了耐心,也不願意再跟著朝鮮的「指揮棒」走了,所以中朝關係極速冷卻,甚至到了中國支持了美國對朝鮮的制裁。

那麼,這種接觸背後兩國是怎麼考量的?美朝關係是否真的會改善?半島局勢是否會緩和呢?

在筆者看來,過去兩三年的時間裡美朝兩國是「異床同夢」。什麼是「異床同夢」?直白說,就是兩國都想借彼此挑釁、惡化關係來達到自己的戰略目的。

朝鮮的目的是,趕緊進行核試驗,完成核武器的部署,將擁核變成現實從而穩固金氏政權,在未來的東北亞地緣博弈中占據一席之地。美國的目的是,藉助朝鮮的飛彈與核試驗,將薩德部署到中國家門口,推動「東方小北約」--美日韓三國聯盟的成型。

基於這種邏輯,我們可以看到,美國不怕朝鮮核試驗,不提談判解決問題,就一招--制裁再制裁,好像朝鮮挑釁越多美國越高興一樣;反觀朝鮮,不怕美國及盟友的制裁,不怕聯合國的制裁,一定要發展核武器和彈道飛彈。兩三年下來的結果是,為了圍堵中國而要在韓國部署的「薩德」反導系統很快將運抵韓國進行部署,朝鮮的核試驗已經實現了實戰小型化,甚至正在接近「兩彈合一」。某種意義上說,美朝兩國的目的都達到了。

糧食換核武的策略效果已不明顯

這其中最受害的國家是誰?毫無疑問是韓國。韓國的國家安全、經濟都受到了挑戰,部署「薩德」主動將自己夾在了中美之間,主動將中美較量的焦點集中到了自己身上。其次受害的就是中國,美國部署「薩德」毫無疑問影響了中國的國家戰略安全,「薩德」系統雷達超過兩千公里的探測距離對中國威脅極大。雖然,接下來中國會在技術上進行解決,但短期內的威脅是很難用技術來彌補的。

我們都知道,我們是無法左右美國戰略的,但我們眼看著朝韓兩國都在為一己之私傷害中國,實在是讓人覺得氣憤。拋開個人情感,美朝此時解除雙方各有什麼考量呢?

三八線附近的朝鮮士兵

在筆者看來,這次會面較大機率是朝鮮提出的,這一點我們從雙方出席人員的規格可以看出。朝鮮出席的現任副外長可以看出來,而美國出席的都是前官員,級別也沒有朝鮮方面高,顯然朝鮮更加重視這次會見。

朝鮮之所以主動與美國接觸試圖緩和關係,根本原因在於朝鮮當前遭受著巨大的經濟壓力,如此持續下去日子將會非常艱難,朝鮮希望在擁核後能夠與美國緩和關係,如果能用放棄一些不那麼重要的東西換取美國的關係緩和,朝鮮就賺大了。

而且,考慮到美國現階段進入了大選的最後階段,朝鮮也希望在美國大選結果出來之前,製造出一些新的信號給美國新任總統,這樣美國新總統就可以根據這些新變量來調整對朝關係。

至於美國,之所以願意和朝鮮解除,應該目的有四:

一、摸一摸朝鮮的底,看看朝鮮到底是怎樣的態度,這對未來新總統上任後如何對待朝鮮具有很強的參考價值。

聽到這個消息的朴槿惠恐怕心都是涼的

二、摸一摸朝鮮當前的現狀,考量朝鮮的支撐力。通過這樣的會談,美國可以一定程度感受到朝鮮的承壓能力,如此也能得到一些未來對朝的政策參數。

三、美國並不想朝鮮變成擁核國家,所以緩和關係也可以是未來選項。

四、韓國部署「薩德」目的已經基本實現,此時與朝鮮溝通,為未來緩和朝鮮關係做準備有利於美國控制朝鮮半島局面不激化。

綜上所述我們可以看出,美朝關係在美朝兩國的地緣戰略目的都達到後可能取得妥協,朝鮮的目的是實際擁核,美國的目的是韓國部署「薩德」。現如今,兩國目標都接近實現了,所以在美國新總統上台後,不排除兩國關係會妥協緩和的可能,因為到那時緩和關係對彼此好像都更有利。

中國需要在這樣的形勢下找到出路

所以,我們且看美國新總統上任後的對朝政策變化和美朝關係的變化,2017年一定是一個朝鮮半島局勢存在變數的時間窗口。

對中國來說,美韓朝中國都無法節制、約束,那麼接下來主動權的爭取就需要中國自己來做,中國要堅持自己的「雙軌並進」的解決方案,一定要對美朝雙方施壓,力促美國放棄敵對、朝鮮棄核兩條線同時進行。只有這樣,中國才能在未來的朝鮮半島問題上爭取更大的主動權。

此次美韓秘密接觸之後,兩國是否會出賣自己的盟友?中、韓、美、朝關係會如何變化,誰的友誼小船會翻?讓我們拭目以待吧!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5/node1320343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