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為何嘲笑中國第三艘核航母?一關鍵技術仍落後世界50年

國際頭條| 2016-10-25| 檢舉

圖為中國核動力航母效果圖

【諸葛小徹軍情觀察第1113期】近日,據美國防務新聞網站發表文章稱,中國海軍正在研製第三艘國產核動力航母,不過,中國核動力航母的研製卻並不順利,只要困難是核動力裝置的實用化方面,相比美國核動力航母已經全面普及,中國核動力裝置至少還落後世界50年。這一表態在中國軍迷看來是一種嘲笑,也讓軍迷感到徹底心寒。

當前,中國已服役和正在建造的航母有兩艘,其中遼寧艦選擇了比較保守的蒸汽動力,正在建造的001A型航母雖然不確定其動力系統,但預計還是常規動力。更進一步的是,中國第三艘航母的動力選擇,對此中國網友大多認為採用核動力是必然選擇。 常規蒸汽動力雖然維護工作量、占用的艙容大、系統複雜、施工周期長等缺陷,但是也具有對燃料要求低、技術成熟、單機功率大、安全可靠等優點,十分符合航母這種大噸位水面艦艇。

圖為核動力裝置示意圖

遼寧艦的前身「瓦良格」號原計劃安裝TB12型蒸汽輪機,功率36000馬里。但怎奈生不逢時,該艦建成後就一直未安裝動力系統,這也是中國只能用拖船將「瓦良格」號拖往中國,而不是航行的原因。為了給「瓦良格」號加裝動力系統,中國以TB12的部分技術為基礎,並進行了修補升級,才推出了國產化的453型蒸汽輪機。或許,中國未來航母選擇核動力,中國的科研單位才可以實現彎道超車。

不過,2013年2月,一條來自中船重工網站的消息證實,國家科技部「核動力船舶關鍵技術及安全性研究」863項目和「小型核反應堆發電技術及其示範應用」科技支撐項目已正式立項。這條消息幾乎確定了中國將跳出技術複雜的常規動力,轉向發展自己有一定技術積累的核動力航母。核動力比常規動力航母優勢明顯。首先,核動力航母在加註一次燃料後,至少可以運行20年的時間,這給航母的部署和快速反應帶來了極大的便利。

圖為美國核動力航母

同時,核動力航母艦體內不用容納大量重油和煙道,這給裝載更多艦載機和武器設備提供了寶貴空間。目前,世界只有美國和法國裝備了核動力航母,其中,法國開發核動力系統的做法或許給中國一些借鑑。法國海軍裝備的戴高樂號航母,使用的是從其核潛艇上直接移植過來的K-15型核反應堆,其單台最大功率僅為80000馬力。相比之下,美國尼米茲級航母採用2台A4W或A1G壓水反應堆,單台功率130000馬力。

當然,戴高樂號使用核潛艇的動力技術,也存在許多缺點,包括:航速較低,安全性差、出勤率低、維護費用高、操作複雜等。相比美國海軍裝備的核動力航母以及核潛艇,它們通常能20-30年不用加註核燃料,甚至能一次性使用到艦艇退役。因此,中國第一次核動力航母也許也會效仿法國的做法,以核潛艇壓水堆的升級版來作為航母的動力,雖然這樣缺點不少,但總歸是入門級的核動力航母。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5/node1316589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