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是世界上最小的國家之一,但是由於它們把持著馬六甲海峽,國際地位似乎比梵蒂岡要高出許多。或許正在這種特種的地理位置,使得新加坡非常重視軍事,尤其是重視海軍的發展建設,似乎建設起海軍就能更好地把控世界的經濟命脈。近些年,新加坡抓住「反恐」這一著力點,以「浪峰」海上反恐演習為牽引,正在多方提升小國的海軍實力。
新加坡海軍接收的第一艘瀕海任務艦(LMV)在「撒尿」
新加坡認為,由於恐怖活動的形式日益複雜,始於海上的恐怖襲擊也可能延伸至陸地,因此強調海事反恐要進行海陸聯合作戰,新加坡三軍的海陸單位之間也要加強協作。新加坡海上聯合行動的重點放在五個海事單位,即海軍部隊、警方、關稅局、移民與關卡局和海事及港務管理局,新加坡國家海事安全系統(National Maritime Security System)與新加坡警察部隊屬下的反聚眾恐怖襲擊部隊也是其協作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
新加坡海軍舉辦SEACAT演習
「浪峰」海上反恐演習作為新加坡國防部和內政部聯合舉行大型聯合海事行動演習,時間長達10天,分為沙盤推演和實地部署兩個階段,重點演練海陸單位的溝通和協調,新加坡國家海事安全系統屬下的國家海事解析和決策中心將先分析從四面八方搜集得來的情資,並辨別當中真偽;新加坡國家海事行動組再根據分析擬定應對計劃,並在有需要時通知由新加坡警察總監領導的安全與保安危機管理組,以動員陸地單位。2015年的演習中,新加坡15個政府機構的900名人員也參加了演習。
新加坡海軍可畏級護衛艦堅韌號(Stalwart)
在專業機構建設方面,新加坡成立了「海上危機中心」(SMCC),通過全政府的海事安全策略,及時發現與應對海上安全威脅,確保新加坡海域和相關遠海環境的安全,保證國家發展高度依賴的海上貿易順利進行。「海上危機中心」由國家海事辨識決策組(NMSG)和國家海事行動組(NMOG)兩部分組成,從負責海事安全的五個政府機構抽調了20多名人員組成,分別來自隸屬海軍的海事保安特遣隊、警察部隊、海事局、移民關卡局和關稅局,負責中心各項事務的操作運行,同時與自身所屬政府機構進行溝通,搜集與分享情報,協調相關機構的海上安全行動。
新加坡海軍CTF 151部隊司令中將鍾肯(左)出訪韓國
在軍事力量建設方面,新加坡海事保安特遣隊(MSTF)未來將從三方面增強能力。一是與更多合作夥伴進行信息共享,同時發展更先進的辨識決策信息系統,以更有效地發現海事環境中的異常情況。二是加強行動策劃與協調,發展全政府海上作戰計劃。三是發展升級勘測雷達、電光系統等武器裝備,協調協同各部門間的能力發展。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