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算不如天算,機關算盡然並卵。菲律賓總統杜特爾特在遠美親中的道路上快馬加鞭一騎絕塵,讓一向自負自大的美國人多少有點措手不及。

回想杜特爾特剛上台時,對於這位菲律賓新總統是否能將一個國家的戰略方向和外交政策180度大轉變,相關各方普遍持觀望甚至懷疑的態度。儘管美國人戰略用心之深、情報系統之發達,但也只是覺得杜特爾特在過嘴癮而已。
杜特爾特是個明白人,如果不是真想明白了,有些話是說不出來的——比如,杜特爾特說,用兩架沒有飛彈的戰機怎麼對抗3000架噴氣戰機?美國人指給菲律賓的路,只是讓菲律賓去死的路等等。
杜特爾特想要的東西很簡單,那就是菲律賓的繁榮與穩定。

其實,杜特爾特想要的東西很簡單,那就是菲律賓的繁榮與穩定。而要想實現這樣一個目標,一方面要鐵腕反毒,快速改善國內治安和秩序,另一方面就是發展經濟,加快基礎設施建設,擴大經貿往來。實現這一目標,只有一個最有效的辦法,那就是獲得中國的支持。
想的明白,做的明白,必然會帶來好的結果。可以想見,菲律賓接下來會在中國的支持下步入經濟快速發展、社會安寧平穩的正軌上。這會進一步鞏固和擴大杜特爾特在國內的支持率,在菲律賓國內形成一種新的與中國友好就能獲益的氛圍。
不僅菲律賓一國,在整個東協,其他一些在中美兩國之間玩平衡的國家,也正在從菲律賓身上看到一種示範效應。要知道,這些國家多數和菲律賓有一樣的增長經濟和社會穩定的最大訴求。
巧合的是,就在菲律賓調整戰略方向的時候,跳上反中前台的新加坡經濟斷崖式下跌——這一正一反兩個例子,對整個東南亞無疑會造成一種心理暗示,後續引發連鎖反應也很有可能。
對心高氣傲的美國而言,那將是一個不幸的場景,所謂的「亞太再平衡」將失去一條腿,只剩了一個美日韓同盟,能否站得穩就很難說了。
幾個月前,中國周邊特別是南海風聲鶴唳,美國多年苦心經營布下的大陣完成合籠,猛地一看,還真有點把中國圍得密不透風的樣子,不想短短數十天之後,菲律賓突然在這個大口袋上撕開了一個口子。
美國人的失落和焦慮,隔著寬廣的太平洋也聞得到。它憂慮的不只是失去了一個菲律賓,更憂慮其他東協國家群起效仿。
在美國的指使下,菲律賓曾演出「南海仲裁」鬧劇。

牛慣了的美國人可是不想吃眼前虧的。氣急敗壞之下,美國難免會做出極端的事情來。
第一個選項,培植菲反對派,以期下一次選舉取代杜特爾特。不過,在現實的利益和成果面前,菲律賓國內的人心向背會使這項工作異常艱難,反對派在短期內沒有生存的土壤,下一次競選中能夠取勝的不一定是杜特爾特,卻也很難是親美的人。
第二個選項,暗殺或軍事政變。美國人雖然號稱世界第一的大國,卻從來不放棄這種小人伎倆,這個選項有其現實可行性,美國人臉皮也比較厚,不太會在乎輿論指責什麼的。只是當年中情局暗殺古巴領導人搞了幾十年都沒成功,煽動其他國家軍事政變也鮮有成功案例,因此難度也不小。
第三個選項,動武。打伊拉克找了個「大規模殺傷武器」的藉口,再之前打巴拿馬似乎連藉口都沒有。就像杜特爾特所說,菲律賓只有兩架噴氣戰機,美國人想武力攻入,菲律賓甚至組織不起像樣的抵抗。當然,這個選項的難度在美國國內,與伊拉克阿富汗不同,菲律賓民選總統的方式在標榜民主自由的美國人看來有著一種天然的「政治正確」,對一個符合美國價值觀選舉產生領導人的國家動武,不管誰來當這個美國總統,都會面臨一定的國內輿論壓力。
第四個選項,制裁封鎖打壓。如果這樣,相當於加速把菲律賓推向中國,並且不可挽回。菲律賓不僅不會受損,反而會受益。
美國在南海問題上揣著明白裝糊塗。

上述選項,似乎都缺乏可行性。不過,相信美國人對每個選項都會認真論證、精心準備,並試圖實施。菲律賓能否頂住,美國人的哪一個招數會得逞,都充滿變數。在這個過程中,沒有看客,各相關方在這一輪遊戲的博弈才剛剛開始。
應對美國的企圖,也需要中國的努力。這個口子既然被撕開了,顯然就要利用。這樣看來,杜特爾特口中的「菲中菲俄聯合軍演」並非沒有可能,越南近日允許中國軍艦首次停靠金蘭灣,也未必是什麼巧合……
當然,最正確的選項,是美國放棄霸權,與亞太各國和平共處。但美國人能做到嗎?
第一軍情作者:秋褲叔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5/node1314356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