潛艇突防和反潛作戰一直是一對相生相剋的戰術,目前在中國周邊除了美國的核潛艇和印度租借的俄羅斯的核潛艇以外,大多數都是常規潛艇部隊,無論日本的「蒼龍」級潛艇,還是多國採購的「基洛」級潛艇,都屬於這個範疇內。作為常規潛艇,雖然無法像核潛艇那樣在水下長期游弋,可體積輕便外加上近岸水域水溫條件複雜,所以相對小一些的常規動力潛艇更適合執行近岸作戰任務,所以這給近岸反潛作戰帶來了極大困擾。
很多朋友都會認為,近岸靠近防禦方一側,兵力眾多,天上有反潛巡邏機,水面有巡邏艇,水裡還可能有反潛網、海帶陣(近岸養殖和捕魚確實對潛艇航行造成了極大困擾)、水下聽音陣列等等手段,怎麼還會有困擾呢?要解答這個問題,我們可看看一個現成的案例,這個案例就證明了無論你如何看起來如何的強大,在非對稱的水下威脅時,確實不堪一擊!
這條韓國軍艦 小船抗大炮 可面對水下危機仍就防不勝防
大家所熟知的「天安號事件」中的主角,「天安」艦,也就是韓國的「浦項」級輕型護衛艦,該級艦的最終改進版雖然滿載排水量最大才1350噸,全長只有88米。可這艘「小船」的火力卻很強大:2門經典的76毫米緊湊型「奧托」主炮,外加2門40毫米機炮,4枚「捕鯨叉」反艦飛彈,2枚「飛魚」反艦飛彈,對於一艘小艇來說,這火力其實都比中國的053H3這樣2000多噸的護衛艦還要強。並且裝有反潛用的Mk46魚雷發射系統,並且在艇尾還有兩條深彈/水雷釋放導軌。值得一提的是這樣的小艇卻裝備了一台美製LM2500燃氣渦輪引擎。最高時速32節!這已經接近一般飛彈快艇的速度了。整體來說這艘小船體現了韓國的一慣特點,火力一定要猛,功能一定要全。當然,韓國海軍對這艘艦還是相當認可的,一共造了24艘。主要就是充當近岸巡防艦,保持對他國潛艇的高壓態勢。
不過後來的事情,大家基本都知道了。在2010年的3月26日,隨著一聲巨響,韓國的「天安」號護衛艦隨著一聲巨響斷成兩截並頃刻間沉入大海,導致46名船員死亡。雖然這個事件沒有最終的定論,無論是說是被人埋伏了還是被美方魚雷誤傷了,可最終就沒有個定論!可以說「天安」艦沉的是不明不白,一直到現在仍然有爭論。但是有一點是所有人都確認的,「天安」艦是被從水下龍骨位置受到強大外力衝擊而導致斷成兩截的。因此,能夠在這個位置造成損毀的只有兩種裝備:魚雷和水雷,不過無論哪一種,都說明一點。韓國方面的反潛作戰出現了重大紕漏!讓對手的潛艇摸進內層反潛圈,隨後無論是發射魚雷還是埋伏了現代化的水雷,導致了「天安「艦被擊沉!從損毀的角度來說,現代魚雷基本上都採用的碰炸和近炸的復合引信,魚雷可在水下2-3米沖至艦艇龍骨1/3-2/3處爆炸。就算輕型魚雷大約只有50到100公斤聚能裝藥,也足以撕裂一艘3000噸的軍艦。如果要是現代化聲響水雷,一般都在100公斤炸藥量,當收到聲響信號後奔向龍骨位引爆,也可以造成如此誇張的情況!無論是魚雷還是水雷,在短短數秒內,徹底撕裂了韓國」天安「艦,並在不到45分鐘內讓直接沉入水中。
這艘「天安」艦不明不白的沉了 卻給大家敲響了近岸反潛的警鐘
所謂「千里之堤毀於蟻穴」,韓國的「天安」艦本身這次任務就是進行反潛巡邏,所謂「打鳥的反被鳥叼了眼「,更突顯了近岸反潛的難度,真的是防不勝防。中國目前目前預計會建造40到50艘056和056A型護衛艦,在現代造艦歷史上已經算大批量了,不過在面對中國的1.8萬公里的海岸線來說仍然是杯水車薪。從反潛作戰分角度來說,現代反潛戰基本分為三個部分:常態化巡邏,但是這只是威懾性行動很難發現目標;另外是重點航線蹲守,這樣有較大機率等到敵方潛艇,不過很可能是造成你摧毀敵方潛艇了,但是潛艇也能擊沉我方艦艇;最後還有通過專門的情報搜集確定潛艇在制定目標區域活動的圍獵行動,但是這個需要整個海軍指揮網絡的高度有效,情報也必須準確。
為了能夠防備這些「水下的殺手」,一般大國都是上述三種情況都是在同時並行。並且為了能夠更好的反潛,長期的巡邏是最有效的震懾手段,就例如是日本自衛隊的P-3C和大量的軍艦長期游弋在海岸附近,可這樣高密度的巡邏,仍然能夠被中國潛艇所突破。反向思考,就算中國投入40到50艘056/056A護衛艦進行巡邏警戒,也未必能確保水中的潛艇不會伸頭過去。因此,中國下一步發展的是要建成水中監聽網絡,天上反潛網絡,水面常態化巡邏的三位一體網絡,才有可能避免出現被滲透,被設伏的情況發生。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