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編上一篇「中國殲10-C戰機已經完勝法國陣風」遭到不少網友的嘲諷,被眾網友口中的大風糊了一臉。。。當然也感謝一些網友的支持,一些網友給出了十分專業的評論,另小編感到自愧不如。
現在,在這裡小編就上一篇的結論深入解讀一下,殲10-C如何在空戰中勝過法國陣風。
(考慮到小編並專業知識水平很有限,和廣大噴友的接受能力,這裡只以最直觀的數據分析。渴望來自超大的軍迷專家的指正,以及專業人士的批評)
殲10-A
殲10-C
上次提到,決定一架戰機性能的無外乎氣動布局、航電系統、掛載武器、動力系統、與作戰體系等有關。小編這裡在加上作戰地域這一個現實因素,分析在實戰中,殲10-C與法國陣風的空戰對決情況。
法國陣風
陣風
首先分析作戰區域,有兩種可能,一種是藏南,與印度購買的法國陣風對決,另一種是在印度洋,與法國等西方國家對決,這裡排除在太平洋與南海的情況,因為美國、日本不會用陣風理由不用小編描述。至於印度洋,因為印度洋也是中國重要的航道,可能會在未來20年中與法國在中東以及非洲發生衝突。
那麼首先來分析最現實的,在中國藏南與印度陣風發生空戰。
首選分析作戰體系,在作戰體系方面,與印度相比,小編自認為強過印度,這點有人反對的話,小編也不會反駁。
空警--2000
一、現代空戰最重要的一項就是先敵發現,戰機的機載雷達無法與預警機比較,中國空警2000預警機機載雷達為中國自主研發的相控陣雷達,雷達系統的天線為南京14研究所開發的三面電子掃描相控陣列(ESA),空警-2000的雷達天線不旋轉,是由雷達罩內的三個ESA天線模塊被放置成三角形,通過電子掃描來提供360度的覆蓋。最多可以跟蹤60~100個目標的同時,引導了十幾個作戰單位進行全天候的作戰行動。其機載雷達對高空目標的偵測距離為1200公里,對低空和水面目標的探測距離為800公里,經過空中加油,該機甚至可以實施24小時不間斷偵察監視。
費爾康預警機
印度曾經研製過ASP預警機,然並卵,後來購買以色列的費爾康預警機,其監控範圍直徑800公里,注意,中國是在低空和水面目標800公里,不是一個概念,所以,中國可以做到先敵發現。中國在體系上勝出。
二、排除預警機,假如沒有預警機參加,那麼先敵發現就要拼機載雷達,陣風戰機裝備了湯姆遜-CSF/達索電子技術公司的 GIE RBE2下視/ 下射雷達,採用相控陣天線,具有地形跟蹤能力,可同時跟蹤 8個目標,並可評估危險程度,確定優先攻擊目標。目標探測距離可達100千米左右。陣風機頭太尖了,所以雷達。。。
中國殲10-C裝備的雷達恕小編涉水太淺,只能以殲10-B來推測,殲10—B配備先進機載設備有源相控陣雷達。證據在此:各方面性能優於陣風,連殲10A採用國產JL-10脈衝都卜勒雷達,搜索距離100千米~130千米,都比陣風要好,所以,殲10-C機載雷達沒有理由比陣風弱。殲10C又勝一局。
殲10-B裝備有源相控陣證據
三、機載武器
假設,忽略探測技術的差距,只考慮空空飛彈的相互攻擊,陣風戰機裝備空空飛彈為米卡系列飛彈(MICA)。「米卡」的射程和超瑪特拉-530D的47公里差不多,勉強算得上中距攔截,法國瑪特拉公司給出的數據是最大射程50公里。殲10C,可以掛在中國」霹靂」家族系列的空空飛彈PL10近距格鬥彈,PL12,中距空空飛彈70千米,PL15則達到150—200千米,就算陣風裝備「流星空空飛彈」,也不是霹靂15的對手,例如霹靂-12是4馬赫、70千米;米卡是3馬赫,50千米。霹靂-15已服役,流星還沒服役。所以在機載武器方面,殲10C勝一籌。
米卡空空飛彈
尚未服役的流星空空飛彈
霹靂12
霹靂15?
四、機動性能
考量一架戰機的機動性無非要看 空重、最大起飛重量、空戰時的重量、發動機推力、推重比、最大過載、主要高度的爬升率、主要高度的最小轉彎半徑、穩盤、順盤角速度的數值等。
陣風參數
殲10-B參數
在這一塊,則綜合了氣動布局與動力系統的綜合因素了,殲10C已經採用了第四代戰機(美國標準)的DSI(「蚌」式)進氣道。在本來就優秀的機動性能上更上一層樓。
陣風與殲10-C都屬於中型戰機,殲10-C定位是空優,陣風是空地兼優,在機動性能方面,由於小編水淺,不想多做分析,但是各有優點還是沒問題的,就算陣風略勝一籌,綜合下來,中國殲10-C,3:1完勝陣風!
至於中國在印度洋與法國的空中決戰,且聽下回分解。
最後小編在此深情吶喊「起來,跪坐著久了的人們,願我們的精神,重新找回大漢時候的感覺,中華民族到了最偉大的復興時候,讓咱們跟隨習大大的腳步,實現中國夢想。。。。。」
請大家欣賞黑絲帶*姬*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